影片有一个非常令我惊艳的开场,各种颠覆三观式的无厘头搞笑,如拉胡尔与爷爷在家里的互动,拉胡尔与米娜、米娜表哥在火车上的互动,让我在不断捧腹中,回想起周星星的那个黄金年代,真的感谢影片,很久没这么开怀大笑,笑到脸颊上两块肉都疼了,而如今的周星星恐怕也没这个搞笑能力了,他已过了巅峰期。(星爷的影迷不要打我)
这是我第一次观赏沙鲁可˙汗的影片,他的表现着实让我意外,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他以相貌英俊著称,没想到他可以驾驭如此滑稽的小人物,动作与表情非常到位,主演的功底对喜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演员本身没有喜感,再好笑的剧情也会被演砸,这部影片里的笑点,基本都来自沙鲁可˙汗与其他演员的对手戏,所以影片能如此令人发笑,沙鲁可˙汗居功至伟。
可能是编剧的搞笑功底太过硬而有心炫耀一下自己的幽默,在剧情需要有效推进时,都因搞笑片段而滞后,比如拉胡尔和米娜的感情,拉胡尔的心里成长,这两条大的故事主线需要循序渐进式的展开,但片时却都耽搁在搞笑上了,虽然也都很好笑,但剧情滞后太多,毕竟让人觉得有些无聊且拖沓,同时造成后续进展的仓促,两人的感情进展节奏已经有些过快,拉胡尔的心里成长则显得突兀了,显然编剧的搞笑能力很强,但对于人物心理变化的编排就不那么擅长,总体来说,处理的比较粗糙。
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
除了搞笑,影片还展现了美丽的外景风光、谱写了一段浪漫的爱情,甚至还有人物打斗、马路追逐的戏码,当然也少不了印度特色的歌舞插播,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以核心内容来说,不需要拍到两个多小时,许多环节是多余的,对此我本想吐槽一下,但是今早看到一篇介绍印度电影的文章:印度电影是一种说教与回避主义的复合体,因为观众进影院追求的只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娱乐。我的想法改变了,并重新审视了这部影片,片中本来玩世不恭的拉胡尔懂得严肃面对人生的心理成长,如遵守对奶奶的承诺去圣河撒下爷爷的骨灰,如大胆承认对米娜的感情,正面迎接米娜未婚夫的挑战,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人生说教,而片中的美丽外景风光则回避了印度平民脏乱差生活的现实。我想说教内容体现了印度电影人的自我追求,这不仅仅是个娱乐片,它还是有其内涵存在,算是一种专业坚持,至于回避主义和过长的片时,则是无可奈何之举,因为要迎合只想要一场马拉松式娱乐的观众。如此,这部影片既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也做到了自我坚持,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在这个市场主导的今天,印度商业电影呈现如此状态,也不能过多苛责了,毕竟相比国内许多只为圈钱而迎合低俗大众的烂片,《金奈快车》的水准已经好的太多了。
拉胡尔与米娜
印度电影我也看了不少,虽然依旧算不上资深印度影迷,但我敢肯定印度商业电影(注意特指商业电影,其实印度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影片)适合于心思单纯或者心思不单纯却能知足长乐的人观看,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在一场马拉松式的娱乐片中找到简单的快乐,这是一种福气,与品位没有太多的关系。
这句话真心令我吐血,印度的人口应该很快就要超越中国了吧???
经典台词:
有时候两条小路并肩而行,它们渐渐地在旅途末端会聚在一起。(其实是歌词,描述两个没有交集的男女,最终陷入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