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人文和自然科技研究院在港岛总部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并探讨AI技术对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近千名参与者,包括学生、教育工作者、科技爱好者及普通市民,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活动于研究院主会议厅拉开帷幕,研究院院长李伟雄博士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必须积极推动科技教育,确保公众能够理解并适应这一变革。他表示:“科技发展不仅要追求前沿突破,更要注重社会共享。通过科普活动,我们希望打破技术壁垒,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AI的魅力,并共同思考其伦理与社会责任。”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在主会场,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明慧博士带来了题为“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主题讲座。她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案例,介绍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技术,并展望了AI在医疗诊断、智能交通、教育个性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张博士指出,AI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已深入日常,如智能手机助手、推荐算法等,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人类生活品质。
为增强体验感,活动设置了多个互动展区。在“AI体验坊”,参与者亲手操作简易编程工具,设计智能小车路线,感受基础算法的运作逻辑;在“虚拟现实与AI结合”展台,观众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AI驱动的智慧城市模拟场景,直观了解技术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此外,机器人表演区成为人气焦点,仿生机器人展示了精准动作控制与人机协作能力,引来阵阵惊叹。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踊跃参与,认为这类活动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针对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关注,活动特别安排了圆桌讨论环节。来自法律、伦理、教育等领域的专家与公众对话,探讨数据隐私、算法公平性、就业结构变化等议题。专家们强调,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确保AI发展符合伦理规范,并呼吁加强全民数字素养教育,以应对未来挑战。
参与者反响积极。中学生陈同学表示:“原来觉得AI很高深,现在发现它这么有趣!我以后想学习计算机科学。”退休教师王女士则认为,活动帮助她理解了科技发展趋势,减少了面对新技术的不安。研究院计划将此类科普活动常态化,并扩展至社区及学校,通过工作坊、线上课程等形式,持续推动科技普及。
本次人工智能科普宣传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还强化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香港人文和自然科技研究院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科研机构、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为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营造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此次活动亦彰显了香港在推动科技惠民、引领社会迈向智能时代方面的坚定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