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网络电影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25-04-25 11:34:59

  2025 年 4 月 22 日下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网络电影发展论坛:影视创作赋能影视基地 + 文旅新生态”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网络电影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探讨影视创作如何赋能影视基地及文旅新生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为“影视 + 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一、论坛开幕致辞

  论坛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拉开帷幕。主持人提到,2025 年是世界电影诞辰 130 周年、中国电影走过 120 载的里程碑之年,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十五次举办的重要年份。网络电影凭借其“短平快”的传播特质,成为文旅新生态的筑梦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其在文旅赋能中的独特价值。主持人强调,旅游与影视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领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让旅游产业的领导者和影视行业的专家们能够深度交流、思想碰撞,从而挖掘出更多合作的可能性,推动影视创作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新质光影,美美与共”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嘉宾致辞

  中央新影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刘洋先生、山东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李广昌处长分别致辞。

  刘洋先生指出,从政策层面看,各地政府正通过多维度支持推动“影视 + 文旅”融合发展。不少影视作品已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一部电影,赴一座城”。中央新影集团作为纪录电影的国家队,近些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屡获殊荣,并在海内外百余个国家播映。集团也打造了一系列品牌工程,如与珠海市政府联合打造的“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与临沧政府合办的“亚洲微电影节”等,成功将影视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刘洋先生强调,影视与文旅的融合发展,其核心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需要政策引导、产业协同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地方政府、影视企业、文旅机构携手合作,探索“影视 + 文旅”的新模式,让电影不仅照亮银幕,更点亮城市与乡村的文旅未来。

  李广昌处长表示,近年来,网络电影凭借灵活的生产机制、创新的传播模式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已成为推动文化繁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影视大省,积极拥抱行业变革,将网络电影作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内容创作、产业协同、政策制定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山东坚持“内容为王”,以精品创作彰显时代精神,推出了《勇士连》《绝地防线》等网络电影精品力作,以及《不完美受害人》《云襄传》等热播网络剧,这些作品既弘扬了主旋律,又通过年轻化的表达赢得了网络受众的认可。同时,山东优化产业生态,以开放合作激发活力,构建“双核引领、多极联动”的视听产业格局,打造了济南、青岛两个产业聚集高地,鼓励烟台、潍坊、日照、德州等城市走在前列,带动全省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山东政策赋能,构建全方位视听产业扶持体系,为网络电影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李广昌处长指出,网络电影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仍面临内容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痛点,对此,山东愿与各方携手,鼓励网络电影题材、形式、技术的多元化创新,推动网络电影与网络剧、微短剧等业态联动,加强网络电影的国际化传播,进一步推动网络电影的内容提质与题材破圈。

  三、文旅资源与影视基地推介

  论坛进入推介环节,德州德影城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姝、宜宾“两海”示范区、临清文旅代表、诸城市委宣传部李晓明部长、郓城以及厦门市推介官依次登台,展示了各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影视基地的独特魅力。这些推介不仅展示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介绍了当地在影视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平台。例如,德州德影影城以黄河故道、古桑群旁的千年古县夏津为背景,展示了其科技赋能下的创新与活力;宜宾“两海”示范区以其翠海云天、竹海翻涌、石海镌刻时光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向大家发出了邀请;临清以“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展现了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诸城市委宣传部介绍了诸城作为恐龙之乡、舜帝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郓城推介官则带大家领略了这座好汉之城深植水浒英雄根脉的豪情;厦门市代表则向大家展示了厦门市作为拍摄现代剧、青春偶像剧的天然影棚,近年来出台的多项影视政策及协拍机制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优势。

四、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环节,由我国著名主持人肖东坡主持。陕西广电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片人许雅童、山东师范大学影视学者李超、德州德影城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姝、北京灌木互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常坚、金话筒奖主持人肖东坡等嘉宾围绕影视作品与影视基地 + 文旅融合的多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陕西广电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享了在网络电影创作中与影视基地和文旅的成功案例;灌木文化介绍了在取景地与文旅融合方面的实践,探讨了影视作品拍摄与文旅之间的关系;李超老师则从学术研究角度分析了的科技如何赋能影视基地与文旅融合问题。同时,嘉宾们还就影视基地在运营过程中凸显的困境,场景地的可见行与拍摄方的便利性等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常态化拍摄与游客体验的和谐共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意向签约活动

  论坛的高潮是意向签约活动环节。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琉璃星空、诸城市市委宣传部代表上台签署了影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未来合作打造两部优秀电影作品《七颗鸡蛋》与《风起夏日长》,这标志着影视创作与文旅产业结合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签约不仅为合作各方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影视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树立了典范,展现了各方在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文化繁荣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坚定决心。

六、高校代表发言

  签约仪式后,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常庆、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艺术学院动画研究所所长王之润、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执行所长谭佳佳、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峰等高校代表分别发言。他们分享了在网络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下,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常庆院长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如与山东本土影视力量的合作,以及在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建设、项目实战开展等方面的探索;王之润所长则从动画专业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动画技术与文旅资源的结合,为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谭佳佳所长分享了清华大学在艺术与科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影视与文旅产业的创新实践中;王峰书记则从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学院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影视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张新英副院长也参与了论坛的主要环节,并见证了签约仪式。

  七、论坛总结

  论坛在主持人的总结中圆满结束。主持人表示,本次论坛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分享,从思维碰撞到签约落地,共同见证了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期待各位嘉宾带着今天的共识与灵感,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让更多“跟着电影去旅行”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让中国的影视基地与文旅资源成为世界瞩目的“光影地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网络电影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政产学研等多方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必将为推动中国影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