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布衣都总裁”陈济“曾典蓬山四库书”的文化坚守人生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22-09-24 13:34:30

  先贤以典籍为灯,照亮文化之路;今人借典籍作舟,畅游文明之河。

  9月24日(本周六)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启新一轮文化遨游之旅。去年,《典籍里的中国》通过陪伴观众识读11部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中华典籍,不仅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更在国内外成功掀起一波“典籍热”。

  新一季首期节目,将通过演绎“布衣都总裁”陈济立志、悟道、修书的人生历程,带领大家识读《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致敬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对中华文脉的护佑。

  守护中华文脉

  今天,“珠还合浦,历劫重光”之旅仍在继续

  《永乐大典》全书共22877卷,凡例并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它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真正做到了“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首期节目聚焦这部在沧桑岁月中见证了守护与信念的皇皇巨制,与去年《典籍里的中国》选择以伏生舍命护《尚书》、传《尚书》的故事开篇一样,都是为了带领观众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如此一部大书,修纂过程克服千难万险,传承之路更是屡遭劫难,几经散佚。在鲁迅、张元济、郑振铎、周叔弢等中华藏书人、护书人的努力下,《永乐大典》踏上了“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回归之旅。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永乐大典》馆藏最多的地方,现存224册,只字片纸都弥足珍贵。届时,主持人王嘉宁及三位“读书人”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时龙将共同为大家解读。

  据悉,《诗经》《越绝书》《礼记》《汉书》等典籍都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拍摄、创作或专家论证阶段,未来会陆续和观众见面。

  坚持人民史观

  以一介布衣的坚守,致敬怀“有益于世”之心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坚持朴素的人民史观,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古圣先贤展开的一场场跨时空对谈中,汇聚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心灵冲击波。“我每次最好奇的,就是会遇到跟典籍相关的哪一位先贤”,最新一期节目中,连撒贝宁自己也没想到,他要见到的是陈济。

  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虽读遍天下典籍,却从未考取功名,被人称为“两脚书橱”。在他的人生中,只有父亲、恩师等寥寥数人能够理解他,直到四十岁那年,陈济担任《永乐大典》都总裁,统领群儒,留下一段传奇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在《永乐大典》修纂的历史上,无论是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是多人,一人独当大任的只有“都总裁”这个位置。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围绕陈济立志、悟道、修书的过程进行演绎,展示他对文化的热忱及坚守之心的同时,也体现他和父亲陈贞、恩师谢应芳动人的情谊。

  蒙曼如此解读节目选人的别具巧思:“我们可以通过陈济的视角,最真切地感受到《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之难、用心之深。他说过一句话,‘文章贵如布帛菽粟,但求有益于世尔’。这也代表了这些修书人对《永乐大典》的期许,希望它能够一直流传下去,有益于千世万世。”

  实力演员段奕宏将在本期节目戏剧环节饰演陈济,他坦言:“40岁,不求功名,不想赚钱,就想修书,这一点特别感动我。希望通过这次演绎,让更多观众朋友了解《永乐大典》。”

  深化融合创新

  秉持“思想+艺术+技术”,构建更加瑰丽的视听奇观

  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本季《典籍里的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新,通过深度采用电影工业生产模式,结合绿幕拍摄、运动控制等多种科技拍摄手法,进行戏剧核心、关键场次的呈现升级。

  以首期节目为例,《典籍里的中国》特别打造了一场“陈济悟道”的戏份:青年陈济遥看星空,每颗星辰都如一部典籍,它们各成体系如何融为一体?望着湖水映月、直观相照的景象,陈济从恩师谢应芳念过的诗中,领悟到“用字以系事,以事来明理”的关键。

  再如,陈济在内心世界与早已过世的恩师、父亲拜别,伴随剧情发展,内心世界的草庐变为贯通天地的庞大书库,把瑰丽、奇妙的古代读书人内心世界以“视觉奇观”的形式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此外,节目还将进行一系列升级:在后期特效的加持下,震撼呈现重要典籍版本等文物;典读会空间让演员仿佛置身山林书屋,身临其境体味典籍;备受好评的“照镜子换装”在现代演员和古代先贤对拜之后,镜子内外全部变成“古人”,以此增添一眼千年、穿越时空的气息。

  古籍典藏浩如烟海,中华文明延绵不绝。本周六,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档,让我们再度随《典籍里的中国》踏上纵横遨游的旅程,汲取先贤智慧,迈出自信步伐!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