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今日公映,关于发行,行业大佬们这样说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20-08-21 13:40:57

  8月21日,由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此前,电影在全国举行了超前点映,票房突破2亿,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点映票房最高纪录。

  自《八佰》率先定档,被赋予极高的“救市”使命,然而,也因其新发行规则受到部分中小影院和舆论指责。《八佰》讲的是英雄的故事,它也因为冒险上市成为疫情下中国电影的英雄,却在上映前期蒙尘。

  从内容和题材上,《八佰》对于影市的意义是什么,新发行规则争议点在哪,以及最终将拿到什么样的商业回报,网视互联(wxs360)与来自影院、媒体、发行、影评人等不同领域的八位行业大佬展开对话,同时也得到灯塔专业数据团队在数据层面的分析支持,以期呈现最真实的圈内看法。

  对本文贡献观点的大佬有(排名不分先后):

  ACE影城董事长陆遥(资深电影市场专家,曾任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影院分会会长)

  卢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总经理 沈颖博

  新影联总经理 贺文进

  《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

  《圈里局外》主编师烨东

  犀牛娱乐创始人 夏添

  资深编辑、记者 大海(化名)

  某中小影城经理 小原(化名)

  《八佰》成色到底如何?

  大海:院线版故事与人物存在一些不合逻辑、虎头蛇尾问题,但瑕不掩瑜。呈现不完美的“英雄”,“英雄”背后的历史悲剧,是这部电影特别可贵的地方。

  贺文进:《八佰》是完成度很高的类型片。从影院发行角度来看,非常欢迎这种视听体验强、制作精良、类型明确的电影上映。特别是在复工初期,影院压力都很大,像《八佰》这种影片更能突出影院优势,越多越好。

  小原:抛开发行方式,单从内容上说,非常感谢华谊兄弟的《八佰》影片及全体主创及演员,创作出这部质量上乘的电影,同时率先定档复工初期,是件值得肯定的事。

  陆遥:战争题材、大视野,具有很强视听觉震撼,像《八佰》这种类型的商业电影,能够让观众更快回流影院。《八佰》的上映无疑是给电影院及影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影院是非常欢迎的。

  师烨东: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战争电影。不过我认为去年的版本比现在更优秀,稍微有点可惜,本来它可以成为一部史诗级战争电影。

  阿郎:受众需要看到人,但最终要看的还是超级英雄。逃兵,是创作者切入那段历史的角度,和观看者期待的角度之间,耸立着创作者的不驯服。这是《八佰》最令人尊敬的部分,也是最让人伤感的部分。

  夏添:内容不用我多说,耗费巨大精力、财力、时间去打磨,能代表中国现在最顶级大片水准,观众评分和观影热情已经证明了。

  沈颖博:对观众而言,他们太渴望看新片了。《八佰》这种大体量电影能够在复工初期第一时间搬上大荧幕,不管是对我们影院还是观众,都是一件及时又好的事儿。

  小结:在内容和题材上,《八佰》得到影评人、媒体人、影院等一致好评,观众再也不用担心值不值票价的事了,买票就对了。此外,首部大体量新片定档值得肯定,是产业共识。

  如何看待《八佰》面向影院的新发行方式?

  小原:这种时刻,影院都需要回血,这种新发行方式在这种时期出现,影院是被动接受的。制作方和发行方这么做对中小加盟影院不太地道。

  大海:商业选择无需承担道德评价,只需要承担一切可能的后果。行业和时代都在变局中,院线电影可以“抛弃”小城市观众,小城市观众也可以抛弃院线电影。

  师烨东: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部分理解。有人说华谊放弃了众多中小影院,我觉得不妨探讨一下一些影院是否是先放弃了自己。圈内人应该知道,小影院偷漏票房的情况太严重了。

  夏添:个人认为是特殊情况下的发行方式,之前我们也报道过,一直以来低线城市影城偷漏票房的情况非常严重,《八佰》这个新的发行模式是有针对这种情况的,这是一次变革,必定会激起一些小影城反感。对于片方来说,投入巨大,先保证自身的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

  陆遥:从影院角度来说,是赞成这种发行尝试的。这不是行政命令,这是商业规则,不应该道德绑架。

  首先,这个发行方式并不是说一棍子打死票房低的小影城,不是不给它们放映供片。全国统一于8月21日上映,对全国影院提供片源密钥,都是可以放映的。对于点映资格这件事,向来制片方和发行方都会挑选一二线城市,上座率高的或拥有高科技放映技术的巨幕影院,保证首波放映的上座率和口碑,这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年票房特别低的影院多是在四、五线小城市,偷漏票房事时有发现屡受诟病,严重损害了片方利益,对运营不规范的影院有所约束不是坏事,而是规范市场的正当举措。

  二十多年前在胶片发行年代,也不是全国一刀切的统一放映一部影片,而是分首轮、二轮、三轮的周期放映。过去一二十年来中国电影院一直实行单一的发行模式,并不健康,非常不完善,客观上成为滋生偷逃票房的肥沃土壤。我们一直提倡分线分地域发行,可以釆用票房分账与出售单影院時效期內有限版权的多种方式。优先向有诚信的高产票房影院倾斜,约束不诚信企业的违规行为。但一直没做到,有人敢吃螃蟹是好事。希望《八佰》发行能带个好头。

  沈颖博:我们确实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发行模式,片方肯定有自己的考量。作为影院方,我们既然荣幸地参与了点映,就会努力做好相关宣传、排片和放映工作,跟片方一起提升票房成绩,尤其在经历过疫情的市场回暖期,更需要整个电影行业上下游齐心协力,助推电影市场尽快恢复繁荣景象。

  贺文进:回顾电影发行业务,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新”的模式。在以前拷贝发行时代,就已经有了区域发行、轮次发行。效益、服务、体验好的影院先上,其他影院后上,并不是新鲜事,且有成功案例。值得商榷的是目前的时机是否合适,站在宏观的角度,最重要的事是尽快提升观影热情,尽快回流影院。《八佰》的这种模式也可能是一种宣推策略,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也不排除饥饿营销。站在单部影片的营收角度来看,片方希望尽可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产生更大的回报,没有错。

  小结:对新模式下,大影院与小影院的态度完全相反。除了中小影城经理小原对这种发行方式表达了消极看法,认为小影院被资本绑架,而参加点映的ACE与卢米埃等大影院负责人、以及有着多年影院发行经验的贺文进等,倾向于站在发行创新角度肯定《八佰》做法。媒体代表们普遍提到小影院“偷票房”,不过低票房影院是不是能跟偷票房影院划等号,值得商榷。

  《八佰》达到“救市”预期了吗?

  灯塔专业版向网视互联(wxs360)展示了一组数据复工数据显示,尽管自8月2日起全国影院复工率恢复至70%以上,但大盘仅在《星际穿越》复映首日恢复至5000万水位,平日仅在2000多万徘徊。《八佰》点映当天,整体大盘突破6000万。8月17日起,《八佰》连续四天开通点映,密钥时间段仅在19:30-20:30的情况下,将周一本会低迷的大盘票房推高至7496万,8月18日破亿,创下全球影院复工以来单片单日票房纪录。

  贺文进:《八佰》为市场恢复开了一个重要的头。我个人认为,靠一部影片肯定不够,应该是靠一系列影片。持续不断题材丰富、高口碑、高品质的影片供应才能最终达到“救市”目的。

  师烨东:基本达到预期,《八佰》打了头阵,拉升了市场热度和行业信心,也让更多影片有信心定档。

  大海:达到了,本就没敢预期。

  沈颖博:从卢米埃首日点映开售,很快票就被抢没了,足以见得观众对《八佰》的观影热情。从上座率、排片、口碑等各个维度来说,《八佰》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第一。

  陆遥: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离回归到以往影市水平仍有较大距离。影院恢复营业后,将近一个月全国票房仍然惨淡,差不多只是历史同期的1/10。但《八佰》起到给惨淡电影市场以强心剂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片方和影院的利益是一致的,都希望《八佰》取得好成绩。我们ACE影院也是尽全力在宣传推广《八佰》,包括很多海报灯箱、影院各处阵地的平面宣传、影城官网等也在不遗余力为《八佰》作全方位的推介。

  疫情后上新片,当然片方也要承受很多风险,除了此片是战争题材,内容本身受众群体局限外,电影院的复活率及疫情下人们对观影安全的潜在担忧等都是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大片上映只是救市第一步,一些电影院可能会死在黎明破晓前。因为大家看到的是票房收入开始有恢复迹象,看不到支撑影院营收的副业广告、食品小卖部等还处于归零状态,等待政策解封。

  小结:《八佰》为救市开了个头,自身表现也确实不错。如果说《八佰》的上映激励了其他大片陆续定档,那么它达到预期了,但仅凭一部《八佰》,还远远不能解决中国影视产业的问题,市场要真正活过来需要更多《八佰》。

  预估《八佰》票房将达到多少?

  陆遥:预估比较难,有估20亿甚至40亿的雄心壮志。目前票房预测受两点影响,一个是疫情,影院不是全开放的正常的营业状态,人们生活也没有回归常态;二是复工率,各地的影院,他们恢复营业的行政政策有松有紧,审批过程也不太一样,都会影响复工。

  师烨东:票房不多做预估了,希望超过15亿。

  小原:预计票房20亿票房。不过在上座率控制在50%以下的情况下,中小影厅基本上已废。

  夏添:15到20亿之间。《八佰》是复工后第一部国产大片儿,观影热情高涨影片的加上影片的口碑积累,然后加上情绪的释放,所以,最终票房区间,我觉得15到21之间吧。

  大海:十亿左右。“一家独大”的档期票房不会低,院线版的面貌、隔座观影决定了难以大火。

  沈颖博:不好预估,还是要看它后期的延续性,如果说首周观众的反响度非常好,观影热情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周,乐观点看到9月中下旬是没有问题的,紧接着国庆档新片可以续上。

  贺文进:不好预估。因为目前影院仍处在恢复阶段,不同量级和不同地区的电影院面临的复工审批情况不一样,比如防控措施、行政审批、物业管理、房租水电等都会影响复工,即使勉强复工,也将面临人员流失重新招聘、宣传物料仓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影院和片方克服,还需要主管部门、物业公司等各方给予支持。

  小结:媒体、影评人预测普遍比较乐观,在15-20亿左右,但是对于影院老板们来说,却显得保守得多,毕竟影院复工率、每场50%的开放比例等都限制了影院的正常发挥,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对票房带来多大影响。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