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2》:赛制的创新与设计,落脚点仍然是价值观的表达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18-07-31 14:41:00

  《明日之子》第二季可谓是今年截至目前在“赛制创新”上最有研究价值的综艺:

  第一阶段5期录播,节奏之快、规则多变——第一、二期,新手战(81进27);第三、四期,组内淘汰(27进18)、赛道个人对抗(18进13);第五期,升级战:赛道组合对抗(13进10),推进的速度、变化的频率几乎是其他同类综艺的2倍速,由此创造出更燃、更紧张的观看体验;

  第二阶段7期直播,直播占比之多,堪称同类之最——从第六期起,通过粉推,从已经淘汰的选手中复活2名选手,以直播的方式决逐最终的“最强厂牌”。

  7月28日,《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一阶段录播的最后一期节目上档,我们不妨来阶段性地复盘一下《明日之子》第二季在赛制创新上的思维与运用。

  一个赛制核心:一战到底

  录播阶段的最后一期是“升级战:赛道组合对抗”。为什么一个主打“个人厂牌”的节目,要进行“组合对抗”?

  如果你理解《明日之子》第二季赛制的核心——一战到底——也就不难解释了。

  相较于《明日之子》第一季,《明日之子》第二季在赛制上最大的变化便是找到了“一战到底”这个赛制之“魂”:

  《明日之子》第一季在进入九大厂牌之后三大赛道便融合为一,《明日之子》第二季则从三大赛道集结完毕之后便以赛道身份战斗到最后一期,因此选手们不但为“九大厂牌”而战,也是为“三大赛道”而战,胜出的不仅是一位“明日之子”,还是一个“赛道精神”。

  因此,找到了这个赛制之“魂”的《明日之子》第二季,首先,体现出了更强的团魂、更大的凝聚力,这一赛制给节目赋予了精神层面的“聚气”;

  其次,体现出了更有规划、更有战略、更有布局的结构感,从新手战选人、内部淘汰筛人、升级战出人应战,赛道星推官在进行每一个选择的时候,都必须更通盘地考虑选手的独特性、赛道的对抗性,因此,这一赛制让节目在视听享受之余,赋予了智计谋略的意味;

  再次,体现出了更鲜明的个人特色、更独特的个人表达,每个赛道的人选有限、对抗激烈,因此选手需要更努力地放大自己的厂牌特性、魅力特征,为个人及赛道争取更好的成绩,因此,这一赛制又激发了选手最好的“厂牌表现欲”。

  由此,你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明日之子》第二季录播与直播交接的这一期,要选择以“组合对抗”的形式完成这样一场过渡:

  其一,它在进阶九大厂牌一步之遥的关键一期中,突出强调了“团魂”之于本季《明日之子》的重要性。在此期之前,主要是各自为战;在此期之后,仍然主要是各自独当一面,然而,这一期便要以“同进同退”的团体规则鞭策参赛选手,这个舞台需要懂得合作、懂得交流的明日之子,他的独特不应该是傲慢的、不兼容的、不开放的,他的独特应该是可以相互碰撞的、可以相互升级的、可以相互成就的。

  其二,它进一步放大了策略安排在于本季《明日之子》中的重要分量。在本期的赛制中,赛道星推官要做两个抉择,第一,如何分组;第二,如何出牌。两个决定都直接影响了赛道选手的晋级命运,这样的赛制设计,不但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更是进一步缔结了赛道选手与赛道星推官之间的情感连接,由此形成“命运共同体”。

  所以,你才会看到吴青峰主动请缨要为选手们做编曲;你才会看到盛世独秀赛道全员晋级后,小风车晋级后感慨“我们这四个小孩,终于用自己卑微的力量,给老师带来了一丝幸福”;你才会看到盛世魔音赛道两次惜败之后,花花难过得不能自已,不但在节目上为文兆杰鸣不平,又在微博上为他声援,甚至作为文兆杰对手的其他选手也都为他拉票,而文兆杰也在自己的实力与大家的助力下,支持声量反超,创造了粉推的奇迹。

  其三,它也在正式进入直播阶段之前,为各个候选“九大厂牌”的明日之子做了一次更全面的人物刻画。由于本期的赛制是“组合对抗”,当记录与表演从一个人的状态进入两到三人的状态,便会显现出不一样、更丰富的人物个性与人物故事,这恰是在直播之前对人物塑造最有必要的补充。

三个赛制支点:极致、人性、多元

  “一战到底”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赛制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模式,《明日之子》第二季又从三个价值表达出发,对赛制进行了全方位的细化处理:

  其一,追求极致。

  《明日之子》的英文名是“the coming one”,它要寻找的是能够代表2018盛夏正流行的“最强厂牌”,因此,“宁缺毋滥”成了进化到第二季的《明日之子》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新手战阶段之时的一个赛制规则——没有待定,要么入选九大席位,要么直接淘汰出局。九个席位可以不坐满,但一定不能超,不优秀的一定不能入选,入选超过的一定要优中选优,保证只有最优九人。

  恰如《明日之子》第二季监制马昊所言:“为什么我们要去强调‘九’这个数字?因为最终终极战也是‘九’,我们就从开始预埋了‘九’这个数字,总有‘九’个机会等着选手,因为你不能够被待定,所以你就一定要发挥到极致,要么入选坐上去,要么更优替换掉,因为这个池子里只能有‘九’个席位。”

  其二,追求人性。

  首先,上文所提的九强可以更换的赛制,不但能够保证选手们能有更极致的现场发挥,也能避免因为选手的先后出场顺序的赛制漏洞所造成的沧海遗珠。与幕后人员可以多次、私下与选手见面、交流不同,明星嘉宾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就要当机立断地给选手决定命运,这种“一次性”的选择,无论是对嘉宾还是对选手,其实都是不公平、不人性的,因为时间过于仓促、因为参照坐标尚未明确,而《明日之子》第二季推出的这个“九强更换赛制”,则避免了以往同类节目中由于赛制不灵活所带来的不公平。

  其次,不但明星嘉宾可以替换选手,而且赛道选手也可以改选赛道,在赛道星推官进行抢人动作的时候进行再判断、再选择。谈到对这一赛制的设计灵感时,马昊表示,这实则受到了报高考志愿的启发,其实在最初报考志愿之时,绝大多数的人不是那么笃定、略有迷茫的,而《明日之子》第二季通过让三大赛道的选手与星推官齐聚一个场域,让他们在关于音乐、关于态度上有交流、有碰撞,让他们在有改选赛道的机会之时有更内心明确的价值判断、最终选择。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节目的冲撞性、戏剧感与吸睛看点,另一方面其实也体现了更双向、对等的公平精神。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赛制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基于人性的“活泛”,不囿于既往同类节目赛制僵硬的、刻板的、教条式的局限,只要是符合人性的、符合择优的,都可以一路绿灯地打破框架、再定新规。

  其三,追求多元。

  推选属于2018年“明日之子”的有三股力量,他们分别是——第一,粉丝群体的粉丝推荐;第二,赛道星推官的专业推荐;第三,厂牌星推官的厂牌推荐。这实则代表了塑造“明日之子”的三重不同的价值判断——

  粉丝推荐,侧重在所推的明日之子是否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市场接纳度,所以,你看到在录播阶段有现场粉推的参与,在直播阶段有全网粉推的助力;

  专业推荐,侧重在所推荐的明日之子是否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准,所以,你看到三大赛道星推官都是有作品、有观点、有才华的潮流音乐领军人物;

  厂牌推荐,侧重在所推荐的明日之子是否有独特的厂牌魅力、个人特质,所以,你看到《明日之子》第二季邀请了既有第一季经验,又是艺人老板中在艺人经纪上做得最风生水起的杨幂担任,因为她具备挑选出艺人发展性、厂牌可塑性最强的专业眼光。

  而将三重标准融入在一个节目中,我们大概可以理解,《明日之子》第二季节目组所认为担当得起“明日之子”名号之人,必定需要能够同时接受得起粉丝的眼光、专业的眼光、厂牌的眼光的多重考验,他必须要得到文娱生态中所有群体的接受与认可,才是能够在行业内持续发光发热的明日之子。所以,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样的赛制也为最终推选出来的明日之子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铺好了花路。

  1号结语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赛制之所以应该引起业内的注意,不仅仅是因为赛制节奏的快速、多变、灵活,不仅仅是因为直播比重的分量之重、难度之高。

  我们看到了从《明日之子》第一季到《明日之子》第二季赛制变化了什么,更应该看到为什么变化:

  其一,它找到了一个核心——一战到底。它让节目有了凝聚力的团魂,有了策略性的编排,有了鲜明化的个人表达,也有了更加合理、一气呵成的结构;

  其二,它找到了三个支点——追求极致、追求人性、追求多元。这无疑都是更符合于当代青少年正能量价值观的表达:在能力上,要有更极致的锤炼与发挥;在竞争上,要有更人性、更平等的环境;在价值观上,要有更多元的观点、更丰满的视角。唯有如此,这样的规则才是经得起推敲、看得出深度的。

  所以,赛制的创新与设计,其落脚点仍然是价值观的表达。先有价值观的升级,方有赛制创新的外化。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