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事眼前尘,为国为君身后嗔,
洋务到头终是梦,海疆毕竟付夷民,
国祚有数难妙手,民生无奈易招嗔,
由来天下兴亡事,长叹一声悯省心。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被移交日本,各国对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置若罔闻,消息传来,北京各界的青年志士再也不能忍气吞声,走上街头,具有转折意义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而来!清朝统治的风烛残年,侵略者的摧枯拉朽,20世纪前叶的中国外交,是一笔又一笔的血泪。
著名学者唐德刚曾说:“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各算一个,顾维钧只能算半个外交家。”李鸿章,这个在历史的浪潮中,饱受争议的名字,有人说他忍辱负重,有人说他卖国求荣,而他自己却说“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中国第一条电报线、第一家近代化煤矿、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而这些诸多的“中国第一个”,创办者都是李鸿章!然而,古老的中国穿越千年尘埃,已经接近她的终点,风雨欲来,大厦将倾。
1871年8月,当李鸿章用颤颤巍巍的手签下《中日修好条约》,从那天开始,他的后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签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
年少不懂李鸿章,老来方知真中堂。《李鸿章对话伊藤博文》一剧,围绕着历史上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时期的几次对话展开。大清帝国的天朝之梦被甲午海战的炮火击碎,鞠躬尽瘁的一代传奇名臣却要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伏低签字,留下万世骂名。国家之道与首相的处世哲学决定了一物降一物,曾经的相识相惜,忽然间一方成为另一方的天敌,凭的是什么?剧本通过李鸿章、伊藤博文、以及逝去的老师曾国藩之间的对话与交谈,引发李鸿章对人生,对国运,对为官之道的疑问……
《李鸿章对话伊藤博文》将一切外在形式简化,打破了脸谱化塑造历史人物的模式。导演姜均说“希望表演与讨论作为时间轴的不同节点存在于剧场空间,进一步模糊表演者与观者的界限,以达到对主题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的目的。”
今天,我们不看李鸿章,就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为了迎接青年节的到来,5月4日起,特别推出为期一周的特惠福利购票活动:
5月30日-6月10日
慢剧场演出季剧目
磅礴力作历史大戏
《李鸿章对话伊藤博文》
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无处著悲歌。对于时代来说,李鸿章很小,但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重重的叹息。
演出地点:北京西区剧场
北京西城区护国寺大街85号护国新天地4层
演出时间:2018年5月30日-6月10日
周三至周六 19:30
周六、周日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