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新书《聪明的妈妈像傻瓜》让妈妈敢于“示弱”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17-09-15 10:11:51

  2017年9月,《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石的孩子》等多部原创电影的金牌制片人袁梅的育儿新作《聪明的妈妈像傻瓜》上市。今日,袁梅在“会示弱的妈妈不会差—《聪明的妈妈像傻瓜》分享会”首度分享了18年来与儿子共同成长的教子心得,书中更多讲述的不是妈妈如何教导孩子,而是孩子如何教导妈妈。“袁梅认为:孩子终将独立生活,我们担负母亲的责任,只是他成长的助推器。妈妈无须那么完美,退一步,慢半拍,会给孩子提供更多成长的空间。“妈妈需要适度示弱”的观点一出,颠覆了很多中国家庭妈妈们的认知。

  分享会现场,袁梅和她同样身为妈妈的好友“金龟子”刘纯燕和音乐学教授汤琼就“妈妈如何学会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学会适当示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分享了自己的新作《聪明妈妈像傻瓜》中的教子心得,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周海宏作为现场唯一一个男嘉宾,也阐述了在家庭教育中学会“适度示弱”的好处。

  《聪明的妈妈像傻瓜》记录金牌制作人袁梅和儿子王尔清共同成长的故事,总结出81条教养智慧,解决“孩子成绩不好,妈妈怎么办?”“孩子沉迷早恋,妈妈怎么办?”“孩子青春叛逆,妈妈怎么办?”等诸多现代家庭中的常见教子难题。王尔清在“傻瓜”妈妈袁梅的陪伴下,六岁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七岁自学作曲,后师从著名作曲家王宁和秦文琛,曾举办个人专场交响音乐会,目前就读于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

  袁梅: “示弱”的分寸很重要

  “我开始向孩子‘示弱’也是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发展的。”《聪明的妈妈像傻瓜》作者袁梅说:“从王尔清会说话起,就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天地万物,我完全没有招架之功,于是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和孩子一起去探讨。我发现,这样会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共同寻求一个求知通道,这是一个快乐而有趣的过程。”老梅如是说。

  逐渐,袁梅开始主动把“控制权”交给孩子,向孩子“示弱”,和他一起来选择未来的路径,告诉孩子,他未来自己的道路是由自己选择的,他必须对自己负责任。(这有点狡猾。)

  袁梅还特别补充道,“示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妈妈必须保持有自己强的一面。让孩子知道,一旦面临具体的困境,妈妈是他坚强的依靠,是帮助他抵御外来伤害的第一道堤坝。妈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是强的,具有好人品和好专业……但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可能真的是傻瓜一个呢。这样其实也告诉孩子,人的认知的确是有局限的,需要不断学习,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强弱得当,松紧自如,分寸很重要。

  刘纯燕:妈妈要学会放手

  谈起做妈妈的智慧,金龟子刘纯燕非常赞同老梅的观点,她说:“老梅是我的好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一套独特的见解,而且非常有智慧。我们平常遇到育儿方面的问题,都会打电话来请教老梅。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更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观望者:学会观察,学会鼓励,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决定,自己担当。这样做妈妈也会轻松不少!”

  汤琼:向孩子示弱,其实是信任对方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周海宏认为,所有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教育中的问题。老梅是个伟大的母亲,尊重孩子爱孩子,她更懂得尊重人性、利用人性。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老梅有智慧!推荐各位爸爸妈妈都来读一读《聪明的妈妈像傻瓜》,做个看上去“呆呆”、其实充满力量和智慧的母亲,不仅让孩子拥有欢乐的童年,更让孩子开启幸福的人生。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袁梅有一些共通之处,我的孩子也是从小学音乐,对于这类孩子而言,更需要有独立成长与承担的意识,需要妈妈放手,需要妈妈有智慧、有策略地教养。向孩子示弱,其实是信任对方,像和一个朋友相处一样,相互信任,相互担当。

  周海宏:学会适度示弱是一种沟通技巧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周海宏在活动中与大家分享了心理学上一个术语——“沟通邀请”,在亲子关系中,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向对方寻求支持和理解。“邀请”本身就带有极大的诚意,这不是一种强势地交流方式,而有着一种诚恳的尊重的感觉,这种方式可以易于家长和孩子开展深度地沟通,并获得意料之中的好结果。

  当下社会,大多父母并不懂得示弱,不敢也不肯在孩子面前示弱,这在无形中成为亲子沟通的一大阻力。大多中国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会放不下面子,他们没有做好角色互换的心理准备,沟通方式还停留在父母强权的阶段。许多父母骨子里还是高姿态,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是以父母的身份姿态与孩子交流,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与孩子用平等的姿态来交流。当然也就不存在“沟通邀请”。

  智慧教养小贴士

  学会示弱,让孩子更强大!——袁梅

  1. 学习中的“求教”比单纯的示弱“我不知道”更好,更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热情。共同学习中,他的进步一定比你快,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2.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可以把自己的童年和孩子比。“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根本没见过钢琴呢”,“我到现在还不认识五线谱呢,你却五岁就行了,你真棒!”……这样,孩子并不会歧视你,只是有点“可怜”你,然后会主动地来帮助你。

  3.告诉孩子你生活中的困境,和他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就像你和闺蜜们相处那样。不管有无道理,都会让你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也会让他明白你的处理问题的路径和世事的复杂多变,从而领略生活的甘辛。每每都会有惊喜,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里的确能帮到你。

  4.“示弱”这件事没有特别的规则,从你的爱心出发,从你对孩子的了解出发,有担当有接受,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然后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的风雨和雷暴,宠辱不惊,淡然面对。

  图书简介

  孩子成绩不好,妈妈怎么办?孩子沉迷早恋,妈妈怎么办?孩子青春叛逆,妈妈怎么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最操心,最辛苦,成长的每道题都千奇百怪,都考验着妈妈陪伴技巧、教养智慧。

  她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妈妈:她从孩子只玩一件玩具中明白,专注力居然可以“玩”出来;她从孩子搞笑的模仿力中懂得,父母的言行就是榜样;她从孩子的点滴天赋中明白,兴趣完全可以顺势培养……屏气凝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她是一个敢于放手的妈妈:当孩子弹琴弹错谱时,她“全不干涉”,顺势放手,让那一个胡弹乱摁的孩子爱上了作曲;当孩子报考学校时,她“放任自流”,让那个原本没心没肺的孩子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当孩子青春懵懂、爱意朦胧时,她用一封“恋爱前规则”的信,放手导引孩子专注爱的朦胧之美……策略得当,收放有据,你会发现,松绑后的孩子更有担当!

  她是一个不断自省的妈妈:她在写给儿子的信里坦然分享人生懊恼、遗憾;她当着孩子的面大声说出“我错了”,每个字都饱含自省、自察,给予孩子真切的平等、实在的尊重;她不刻意藏匿自己的软弱、脆弱,让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她最愿意与天下妈妈分享的是: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成长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助推器。

  作者简介

  袁梅,人称老梅,作家、编剧,制片人兼影视投资人,著有《摩梭人》、《好想好想谈恋爱》、《再高的云彩也有一把梯子》等作品三百余万字;制作出品的电影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石的孩子》、《黄金时代》等;同时投资制作了《神秘世界历险记》、《疯了桂宝》、《金龟子》、《快乐东西》等系列动画电影和动画剧集,其作品多次赢得国际国内各种大奖。

  他的儿子王尔清六岁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七岁自学作曲,后师从著名作曲家王宁和秦文琛,曾举办个人专场交响音乐会,目前就读于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