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红楼梦》,“冷面笑匠”刻意打造让你忽略的灯光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17-08-28 16:26:49

  他,被媒体称为“冷面笑匠式的水瓶座”。腼腆、内敛、语速平缓。对外人,没有过多言语。

  作为灯光设计的总负责人,在被问及歌剧《红楼梦》中的灯光美学表现时,竟也会有些语塞,“这个……可能要等到武汉全部巡演结束之后,才会有它的答案吧。”想要采访王天宏老师,着实不易。

  歌剧《红楼梦》中国巡演灯光设计王天宏。他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欧美剧场的灯光设计均有研究

  灯具需要定制 但灯光不需要被注意

  其实答案,早已在他心里。歌剧《红楼梦》中国巡演的灯光艺术,即为他的杰作;而且所有的灯具配备,均由他设定。此次巡演,有将近90%的灯具随剧组同行,一路从北京、长沙再运抵武汉。“因为我们要确保到下一个地方,也会有一模一样的灯具,或者有适当的灯具。所以,这次巡演的灯具,基本上有点像服装,在做好定制后,会跟着走完全程。”

  在林乃文的《跨界剧场·人》中有一篇关于王天宏老师的自述。这似乎可以成为他不愿透露答案的答案:“好的灯光是不应该被注意到的,如果观众竟然分神去留意到灯光,那表示演出不够好看,因为光是无形无相之物,没有实体供之反射,不似舞台设计,实实在在有模型、实实在在有材料堆着、实实在在占着空间。光线无形,无体、无重,光线和时间有关。”

  灯光设备的前期安装。此次巡演需要的灯具约有90%左右都会随剧组同行

  文化差异是现实状况 也是思考方向

  曾为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多部剧目担任灯光设计的王天宏老师,会从文化差异上去思考问题。而这也是歌剧《红楼梦》从旧金山歌剧院首演、到如今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阿姆斯特朗音乐艺术管理有限公司(Armstrong Music & Arts)自主组建制作团队和演出团队并将美国原创歌剧引进至中国巡演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我在台湾和大陆都做过戏,了解两地制作的差异。我也跟国外团队合作过,知道国外团队在制作上的要求。所以在一开始投入进来的时候,我知道会有三个地方的文化差异:剧目中有美国的制作文化,巡演时有中国大陆内地的制作文化,我们有台湾当地的制作文化,很复杂。”

王天宏老师和保利剧院灯光团队在舞台上一起调试灯光

  在提到歌剧《红楼梦》的用灯时,王天宏老师会先从文化差异讲起:如同美国习惯开大车、台湾习惯开小车、中国内地可能习惯开东风日产,每个地方的文化不一样,灯光设计也会不一样。欧美的用灯,会较多的将传统剧场灯具与现代新颖的电脑灯混合使用,而在台湾,基本上偏好传统灯,不太用电脑灯,但内地习惯用电脑灯和LED灯。

  有年代的故事 需要有历史感的光线

  由于用灯的逻辑不一样,它表现出来的效果、在美学上的感觉也会不一样。我们会在现代灯具和传统灯具之间做一个调和。现代灯具做演唱会可能会很适合,但是做传统歌剧演出可能会显得太鲜艳亮丽,少了一种时代感。

  由于我们制作的是《红楼梦》,它虽然是新歌剧,但与历史有关,是一个有年代的故事。因此将它呈现在舞台上时,虽然灯光要够,要看得清楚,但我们也不要把它弄得太像现代的演唱会、电视节目等。还是需要去平衡那种感觉,它是有点新,但是又不能新过头。

  灯光师的工作 是专注于细节中的细节

  每天,王天宏老师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穿着相同的黑色工作服,穿梭在空旷的舞台上下。此外,灯光组成员几乎每天都是最晚离开彩排现场的一群人——往往在夜里十点以后。并且在那之后,他们还要做功课,因为必须对这部戏烂熟于心。

  灯光师需要尤为熟悉很多细节:演员为什么这个时候走出来?为什么这个时机点走出来?为什么走在这个位置上?它跟布景的关系是什么?是需要靠近还是远离布景……

  从故事架构去思考 是灯光设计的核心

  有些表演的位置,会因为灯光的局限而做不到最完美的呈现,那么我就需要跟那些表演者和导演沟通。可能导演希望宝玉这样走近黛玉,而我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他要从竹林后面走。这样我在建议他做动线改变的时候,我才有一个依据。

  《红楼梦》剧照。灯光如何烘托演出的场景和情境,有时候需要从整个故事的架构去思考。© Jason Henry / The New York Times

  比如我觉得,在当前这个剧场,宝玉现在站在这个位置,在光线上、以及对观众、对整个表演来说,都是最好的位置,那我可能就会建议导演,让演员试着往前站一点、或者往后站一点。通过这样的沟通,让表演更完美。

  *除特别说明外,图片均由阿姆斯特朗音乐艺术管理有限公司(Armstrong Music & Arts) 提供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