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歌坛“黄金一代”就此凋零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9-11-04 09:49:57

  陈琳离开之后———

  据陈琳的好友透露,她生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都在忙于筹备她的最新EP,为此还一度和老公张超峰以及几位好友去海拉尔、云南等地采风。

  “EP并没有媒体看好,加之唱片上架后,销量并不乐观,好像说只卖出了数百张碟。”陈琳的朋友透露,这样的现实让期待事业重新复苏的她很沮丧,还曾向朋友表示想要解散音乐工作室,回去生孩子。今年5月,她在博客中上传了两张自己掩面哭泣的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字:“不是说想干嘛就干嘛吗?那先让我哭一场吧。”

  陈琳的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39岁的年轻生命,而在她离开之后,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更为残酷的现实:在陈琳的个人悲剧之后,哀伤地昭示着的,其实是整整一代“唱片歌手”黄金年华的终结。

  唱片已死

  全部收入抵不过一场商演

  就在陈琳选择跳楼的那天晚上,“选秀教母”龙丹妮提到了自己决定离开天娱,转行做新媒体的原因之一:“唱片已经死掉了,不过是歌手的衍生产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专辑”和“卖唱片”已经没太大关系了。某一首歌走红了,也几乎少有人知道它来自哪张专辑或EP,只会记住歌名,然后去网上搜索并免费下载来听,全程不用花一分钱。太合麦田唱片的老总宋柯也承认,目前歌手们挣钱基本上不是靠发行唱片,“这么说吧,现在一个歌手进行一场演出的收入,就比他卖一张唱片的全部收入还高。”

  也许,正是因为如今唱片业的萧条,才让许多人加倍怀念过去的繁荣———1993年,崔健的第一个演出经纪人王晓京正式涉足音乐圈,策划并监制了《陈琳·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与《摇滚北京》两张专辑,陈琳也从那时起红遍了大江南北。“这两张专辑最少卖了上千万张,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可以说是这些唱片歌手的黄金年代。”王晓京说。

  网络灾难

  免费下载宣判唱片死刑

  著名乐评人金兆钧认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后,中国流行音乐便走入了另一个时代,“无论是作品还是歌手,已经很少出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那样集体出场的状态了。”

  金兆钧提到的“集体出场”的一代歌手,便是1994年前后在乐坛上脱颖而出的陈琳、郑钧、老狼、林依轮、高林生、谢东等人。他们被称为“94新生代”,也就是中国内地唱片业“黄金一代”的中坚力量。在当时,他们被寄予了中国乐坛改朝换代、承上启下的厚望。

  然而,在最初的新鲜热烈之后,七年之痒便很快随着网络的兴起到来了:1997年,音乐人陈哲即建立了第一家音乐网站,到2000年,全国已有各类音乐网站数百家;2001年,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一炮走红,由此为众多歌手开辟出了一条成名的新路;2004年,《老鼠爱大米》、《丁香花》、《两只蝴蝶》在网上相继走红,网络歌曲迅速成为风靡一时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是网络宣判了唱片的死刑。”王晓京说,“不少网民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从网上下载什么都应该是免费的,连音乐也不例外。”

  中年危机

  选秀让老歌手尴尬转身

  2004年,正好距离“94新生代”崛起过去了整整10年,湖南卫视举办了第一届“超级女声”比赛,随之而来的选秀热潮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将人们的视线从传统歌手身上转移开来,并加速了他们的过气。

  “张含韵夺得2004年‘超女’季军时才15岁,15岁是什么概念!包括陈琳在内的那批老歌手在上世纪90年代成名,虽然有很多人是因为一首歌而唱红了,但在那之前,他们都已经努力了很久、积累了很久。”王晓京说,“可是这些‘超女’‘快男’们是真正的一夜成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默默无闻变成了粉丝簇拥,而他们本人却连最基本的演艺从业经验都没有。”

  除了高人气和善于制造各种话题之外,选秀明星们拥有的最大资本便是年轻。年轻代表着无限的可能。而与此同时,那些在成名前已经年纪不小的“黄金一代”已经开始遭遇“中年危机”。据圈内的知情人透露,不少老一代歌手都曾骂过选秀明星,恨他们抢了自己的饭碗和风头。

  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有一批老一代歌手选择了转型:1993年,林依轮推出专辑《爱情鸟》时,大街小巷的人都在高唱“我的爱情鸟已经飞走了”,如今的他已经开始主持美食节目了;曾因《阿莲》而走红的戴军如今也已经从歌手变成了“知名主持人”。

  此外,还有更多的歌手选择了慢慢下降:从大型城市的晚会唱到中型城市,然后是小城镇。

  据《成都商报》 

  陈琳的去世为本就良莠不齐的乐坛再添一抹暗色

  两任丈夫都要“稍后释疑”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