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人见人异的万花筒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9-09-24 20:22:44

    《建国大业》因为170位之众的明星人物的加盟,因为网络和手机上传播的“国籍门”事件,因为其高调的商业营销与主旋律献礼片一贯的一本正经的定位之间的落差,真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早已成为2008年暑期以后最受关注的一部电影,也被看做今年大多在市场上落寞的40部献礼片中的非典型性样本。

    当许多观众抱着数“星星”的心态争先目睹这部“建国大业”的时候,没有想到却遭遇到了一部题材严肃、质感浑厚、品质精良、情理融合的规矩之作。尽管有的人数的是明星,有的人看的是“历史”,有的人缅怀的是“曾经那么好”的共产党,有的人被刺激的是蒋介石说的“反腐,忘党;不反腐,亡国”的兴亡定律;有的人观的是人来人往的热闹;有的人要的是改天换地的喜庆;有的人还看到了中共政权军事胜利以外的政治合法性证明……,《建国大业》在商业运作的推动下似乎成了人见人异的内容万花筒,“道学家”、“经学家”、“才子们”、“革命家”所见各不相同但又各得其所。所以,虽然不少人对这部影片的好坏仍然将信将疑,但却不得不承认它超出了人们最初以为的“明星大拼盘”的预期,既显示了艺术诚意也多少显示出思想诚意,成为一部众人想看并且看后也还满意的主旋律化商业献礼片。

    其实,我以为这种“超出预期”的满意大致因为:

    第一,少了对历史往事的概念化的高大全阐释,多少还原出了一些“历史真实”的逻辑。尽管影片一开始的国共两位领导人关于中山装的讨论处理仍然有些造作,而领袖们醉酒笑胜利的段落表现也缺乏分寸控制,但影片的整体历史情境感保持得比较完整细腻,类似领袖们在西柏坡开会前面对镜头的真实记录情境再现和西苑机场毛泽东检阅时虚构的刘烨塑造的老兵形象,都能让人相信此情此景合乎历史逻辑。而“逼真”是“历史”动人的前提。

    第二,演员们对历史人物的情境状态把握比较准确。尽管影片中明星众多,但以往大片那种南腔北调带人出戏的情况基本没有出现,明星、人物、情境基本统一,不仅此前被人质疑最多的陈坤对蒋经国的扮演和许晴对宋庆龄的扮演相当出彩,即便是王宝强和葛优把北京城墙当地主大院的喜剧情境的设计,也都合情合理,让人入戏。明星大秀场被编导成功地改造为人物大汇聚。

    第三,超越了多数主旋律献礼片那种教条化歌功颂德的主题惯性。歌功颂德,往往浅薄、廉价和矫情。其实,无论多么辉煌的历史也总是带着污秽,无论多么残酷的规律都升华着人性。在这一点上,《建国大业》用更接近“事实”的态度叙述了国共政权交替的历史合法性,既表达了枪杆子出政权的中共迎接新中国的忐忑,也表现了蒋介石逝者如斯的无奈。影片所呈现的许多惊人的历史相似,体现的正是一种社会规律。《建国大业》尽管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带来的思想局限,但是却仍然在满腔热情地再现“建国大业”的同时尽可能保持了一种历史的省视态度,从而保持了一种思想的紧张性。

    第四,当然,影片达到了国产片中较高的制作水平,完成了其历史情境还原和历史情绪表达的目标。形神兼备的造型,流畅干净的剪辑,生动简练的对话,恢弘细腻的场景,饱满灵动的音乐,张弛有致的节奏,亦庄亦谐的风格,使影片在几乎没有戏剧性作为支撑的情况下,用情境和段落征服了观众,显示了整个创作制作团队的艺术表现力和控制力。

    最近几天,包括《今日美国》在内的许多境内外媒体都纷纷采访我,一方面是要我分析为什么一部主旋律献礼影片会在3天内票房过亿,一方面是要试探主旋律献礼电影本身是否在市场化大背景下已经发生了改变。其实,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主流电影与主旋律电影的区别。在我看来,如果不能成为主流电影的所谓主旋律,或者是艺术上劣质,而更多的时候是这种主旋律脱离了人们所选择所相信所愿意接受的价值系统。只有当我们的主旋律与人民的利益和人民对现实的基本认知相一致的时候,它才能引起人民的内在共鸣,主旋律电影才能变成主流电影。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一再强调的那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互统一的。意识形态只有在这样的统一中才会产生与时代同步的说服力。打左灯向右拐,既破坏交通规则带来社会隐患,更会给人们带来思想意识无所适从的混乱。尊重人民,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