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求恩这三个字,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名五十多岁的加拿大外科医生,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后在延安和晋察冀根据地救助伤员,不幸以身殉职。据说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他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毛泽东同志后来发表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评价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称颂他具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然而,在跟白求恩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曾经从日军的铁蹄下救活了二十万中国人,使他们免遭荼毒,他写下的日记先后揭露了日军500多起暴行,他提供的那段记录是我们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可是,他的名字却长期被忽略,在中国,人们只知道白求恩,却不晓得拉贝,在西方,《辛德勒的名单》尽人皆知,《拉贝日记》却鲜为人知--
说句有点惭愧的话,在看影片《拉贝日记》之前,我对拉贝的了解也是一鳞半爪的,只知道他是一名德国人,在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之后保护过中国人,但具体他保护了多少中国人?他当时是一种什么身份?又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下“大发善心”,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跟我一样,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之中。
所以当我处于懵懂状态看完德中合拍的影片(中国内地的华谊兄弟公司也参与了投资)《拉贝日记》之后,我彻底震惊了!一个本来是世人眼中十恶不赦的纳粹党员,居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建立了国际安全区,行使了相当于战时南京市长的职责,保护了20万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的伟大壮举。中国人自古就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西谚也说:“救一人,即救全世界!”拉贝居然一口气救下了20万中国人!而且是在日军疯狂的屠戮之下!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智慧!
在电影里,有个场景非常让我感动:日军轰炸安全区,大批南京难民无处躲藏,拉贝情急之下把硕大的纳粹国旗端了出来,一时间,它成了几百名岌岌可危的老百姓的保护伞,因为当时德日是同盟国,日军再疯狂也不敢对纳粹德国公然叫板,于是,利用这面纳粹旗帜,拉贝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而日军冲进安全区搜捕受伤的中国士兵,拉贝所表现出来的沉着与镇定也让我这个中国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网上搜有关拉贝的事迹,你会更对这个中国的辛德勒充满感恩之心:在南京大屠杀最惨烈的六周时间,拉贝联合一些国际正义之士,建立了安全区,安全区内设有25个难民收容所,聚集了20多万难民。拉贝作为非常时期的“执行市长”,面对的困难象千万座大山。他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他把他租住的院子,设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他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他带领他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特别是历尽艰辛,从上海搞来了能预防脚气漫延的蚕豆。难民们对他顶礼莫拜,称他为活菩萨。
1938年2月,拉贝应西门子总部要求,返回德国。他把躲在他家养伤的中国飞行员王光汉,扮作他的佣人安全地带到了上海,又护送到香港。拉贝回到德国后,他在柏林马不停蹄作了五场报告,义愤填膺地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播放了南京红十字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拍摄的日军暴行影片。他还给希特勒本人寄了一份暴行报告,期望德国赶快出面阻止盟友日本仍在继续的非人道暴行。为此,他受到盖世太保的迫害。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为他的纳粹身份又受到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在他一家濒临饿毙的绝境中,南京的老乡没有抛弃他!在宋美龄和当时的南京市长安排下,来自南京的募捐和食品包裹仿佛从天而降,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晚年的拉贝,对南京的思乡之苦魂牵梦萦。1950年,拉贝在柏林患中风去世。在拉贝的墓碑上,刻画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八卦图。
可是这样一个远比辛德勒(他只拯救了1200多名犹太人,拉贝则是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还要伟大的德国人,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长期沉没于历史的尘埃中,这部久违的《拉贝日记》终于让我们记住了这位曾经真诚救助过我们中国人的“救世主”。
那天我以嘉宾身份应邀出席影片《拉贝日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首映式,一个大一的学生看完影片后激动地跟主创人员表示“我今年十九岁,从前,我只知道有个白求恩,今天,我还知道了拉贝----”
撇开影片的艺术成就暂且不表,《拉贝日记》的出现,最大价值在于彻底还原了又一个白求恩的历史原型,让我们中国人在记住72年前那场人间浩劫的同时,也永远铭记了中华民族一个救命恩人的名字—&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