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哈尔滨》周杰摆脱了“尔康”的影子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8-09-06 21:04:45

  北京奥运会期间,电视剧荧屏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段“收视低潮”;奥运会结束后,各大卫视适时地推出了自己的“雪藏”之作——翻拍自红色经典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近日登陆央视一套。作为剧中的领衔主演,玉旨一郎的饰演者周杰的表现可以说有点出乎观众的意料。演技方面,周杰在赵宝刚导演的调教下,此番表现突飞猛进。当记者电话联系到周杰本人、并称赞他正在向“演技派”迈进时,他却诧异地问:“这么说是我老了吗?”

  从《还珠格格》中的“尔康”到现在,周杰经过了十多年的打磨之后,坦言心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努力工作,他也期待着能够遇见一份甜蜜的爱情。

  关于新戏

  角色  最具悬念不好拿捏

  从《还珠格格》系列开始,周杰一直被认为是“偶像派”演员。不过,这样的评价随着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播出,很可能成为过去。剧中,周杰以细致入微的成熟表演、充满刚性感觉的成熟男人气息,让所有人耳目一新,甚至有观众产生了这样的错觉,“这是以前的周杰吗?”

  听到这样的评价,电话那端的周杰立刻严肃起来,“这纯粹是外行看内行的错误观点,外行人喜欢把年轻的、长得帅的叫‘偶像’;年纪大的、长得难看的就说成是演技派。其实根本不是这种分法。”那么,对于自己在《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表演,周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演员需要支点来表达内心世界,而角色就是这个支点,玉旨一郎这个角色让我演起来很过瘾,也很辛苦。他是剧中最具悬念的一个角色,是一个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是一个不一样的日本人,他是个正直善良、敢于追求爱情却又饱受爱情困扰的日本青年。他热爱中国,却又不太了解中国的一些人情世故,因此他总会陷入一种表情严肃而又内心丰富,扮相斯文却又举止硬朗的矛盾状态之中。如何拿捏这个角色,也成了我在表演上最大的难题。”

  台词  变化节奏区别口音

  剧中,周杰扮演的玉旨一郎是日本人,同时也是一个“中国通”,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但是日本人说中国话总带有一定的口音,而该剧还是同期录音,所以对周杰的台词功夫要求就很高。周杰在拍戏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剧中扮演小原队长的演员是日本人,他会说中国话,但说得不太地道,就是观众在剧中听到的样子;而扮演玉旨雄一的演员是中国人,模仿日本人讲中国话又有点过了,听起来有点西方人的味道。周杰说,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是再模仿出一种发音来,整部戏就乱套了。于是周杰采用了一个新办法:通过说话的节奏变化来区别,这样日本人的味道就出来了。

  细抠台词是周杰拍戏时的习惯,说起来,这些好习惯还要得益于周杰刚刚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时从事的配音工作。很多电视剧都不采用同期录音,而是需要专业配音演员来重新配台词,配音演员的幕后工作一直显得很神秘。周杰说:“配音和表演是一家,只要台词过硬的演员都可以当配音,不过配音可比直接表演难多了。”问到周杰经典的配音作品,他顺口就说出了孩子们都喜欢的“奥特曼”:“我配的可是最早的那个版本,现在都看不到了。”

  合作  和赵宝刚撞出“火花”

  众所周知,赵宝刚是圈内有名的“造星”导演,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陆毅,十年前他就是被赵宝刚一手提拔成当红小生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是周杰第一次和赵宝刚合作,他说赵导给他感触最深的,是“当两个对细节都非常较真的人走到一起,要么是无法合作,要么是‘1+1>2’,而我和赵导恰好是后者,我们之间碰撞出了火花”。

  这所谓的“火花”并不是赵宝刚能教给周杰表演上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他对全局的掌控能力让周杰十分佩服,“赵宝刚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喜欢音乐也喜欢美术,对造型啊、布景啊等等都有自己的看法,什么事他都亲自去管,反而对演员的表演他肯放手。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导演,这才是成功的导演。”

  1982年,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经主持人王刚在广播电台播出后,用王刚自己的话说,“大约10亿人中有3亿人都知道它。”1984年,该小说曾被改编成一部13集的电视剧。这次,赵宝刚版的拍成了33集,周杰出演“玉旨一郎”,让它多了20集,这里面填充了很多新鲜剧情。对剧情的掌握能力,赵宝刚可说是首屈一指,“赵宝刚导演的作品有种连贯性,就是用爱情说事,彰显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这次也是这样,通过我扮演的玉旨一郎和李小冉扮演的卢秋影的爱情悲剧,观众可以了解到那个特殊年代的恶果,也体味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并不是仅仅在战场上的。”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