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把自己的习画心情,融入米勒画中世界。
刘若英用心凝视米勒画作。
米勒的画作,让最近正在学油画的刘若英,感受到人生层层叠叠的美丽与哀愁。
绽放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内的米勒画展,吸引万千喜爱艺术的群众观赏,选在午后来看画的刘若英,一身净白衣裙伫立在“拾穗”、“晚祷”前,凝神聆听导览老师的解说,画与她之间,汇聚出一个奇妙的磁场,引来一波波看画与看她的人潮。
刘若英看米勒的画,除了亲眼的震撼,更有真心的感动。她说:“看『筛谷的人』画中农夫手脚出劲有力的律动,我彷佛听到了稻谷在他手里滚动飞扬的声音。看『躺卧的女人』,听说画中裸女是米勒的太太,我真想问问生了9个小孩的她:『是不是只有在为丈夫作画宽衣时,才能暂得休闲?』”
米勒画人、绘景、抒情,刘若英说:“米勒让我感动的,除了绘画的造诣与力道,更有包含在画中,他对人生细腻的观察与悲悯的心胸,从自然光影与人物表情之幽微变化,贴近凝聚出人生的喜怒哀乐,无比真实,所以动人。”
刘若英把这次欣赏米勒,视为珍贵的缘份。她说:“从小被精研国画的婆婆(外婆)教训『你画的桌子,4条腿怎么一般长啊?』让我很久没信心拿画笔,之前去巴黎度假,在参观美术馆时突然发疯似地爱上油画,回台湾就一头钻进画室。”
油画和国画大不同,刘若英说:“国画讲的是渗透与渲染,油画则是一层层的堆叠,加上沾笔与刮刀的交互运用,可能台湾气候潮湿,每次我在等一层油彩在画布上干,就要等大半天,比拍戏更需要耐心。”
其实刘若英的油画积叠了她的情感,最近她画了山丘上的一颗树,婆婆看了说:“再画个人在树旁休息吧,比较不寂寞。”刘若英心里嘀咕说:“树迎风动,哪来寂寞?”但硬是把原本阳光普照的背景,涂成下雪天。婆婆甚么都没说,隔天就画了幅蝴蝶戏牡丹,挂在画室显眼处,刘若英看了背着婆婆笑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