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贤首先表达了对温碧霞多年艺术成就的敬意。他认为,温碧霞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而她演唱的影视金曲亦如诗行般流淌在几代观众的记忆之中。
李庆贤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以其敏锐的感知力与哲思性的叙事风格,在文坛崭露头角。其即将于2025年底出版的诗歌新作《我心之外》,被视为其创作历程中一次重要的美学跃迁。该诗集延续了他对个体存在、情感边界与精神空间的持续探索,同时在形式上大胆创新——部分篇章已与声音艺术深度融合,特邀知名音乐人根据文本情绪与节奏量身定制配乐,并将同步推出配乐朗诵版本。此举旨在突破传统阅读的单一维度,让文字在听觉的延展中焕发新的生命,使读者得以通过多重感官体验诗歌内在的律动与张力。
谈及此次创作尝试,李庆贤表示:“诗歌本质上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诞生于内心的低语,成长于节奏的起伏,最终在倾听中完成意义的传递。当文字与旋律相遇,不仅是形式的叠加,更是情感共鸣的放大。”他进一步指出,在信息碎片化、注意力高度分散的当下,纯粹的文字表达面临传播与接受的双重挑战,而声音的介入,恰恰为诗歌提供了重返大众感知系统的可能路径。
温碧霞作为华语影视与流行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多年来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关注艺术表达的多元形态。她虽以演员身份广为人知,但其艺术生涯中从未停止对音乐与文学的探索。她认为,诗与歌本就同根同源,“无论是诗句中的顿挫,还是旋律里的起伏,其核心皆在于情感的真实流动。节奏是它们共同的呼吸,韵律是它们共享的脉搏。”
此次对话蕴含深远的启示。李庆贤即将出版的诗集《我心之外》的配乐朗诵计划,正是这种跨媒介思考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衍生呈现,更是一次关于“如何聆听文字”的艺术实验。当诗句在旋律中缓缓铺展,听众所接收的不再仅仅是语义,而是情绪的波动、记忆的回响与灵魂的震颤。
此次交流,既是对创作本质的一次深刻回望,亦是对未来艺术形态的前瞻性探索。文学与表演在此交汇,诗意与歌声彼此应和,彰显出艺术超越形式的本质力量。此次交流,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场关于美与灵魂的深层对话,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多元共生提供了温暖而深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