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淳谈《凤鸣鹤唳》:女性觉醒与视觉故事的呈现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24-07-15 16:49:00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凤鸣鹤唳》的联合美术制片王亦淳,聊一聊她如何通过视觉设计和场景呈现,将女主角刘洋的成长与坚韧生动地呈现在银幕上。

  访谈人:王女士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请问《凤鸣鹤唳》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了?

  王亦淳:您好,也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工作。《凤鸣鹤唳》目前已经进入后期收尾阶段,正在进行最终的声音混录与视觉特效调试。预计很快就会进入送审和宣传准备环节,不久之后就能和观众见面。

  访谈人: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和主题?

  王亦淳:《凤鸣鹤唳》是一部融合动作与女性成长元素的作品。影片围绕一位年轻女性刘洋展开,她原本生活在一个传统束缚的环境中,却因为一次意外踏入武馆,逐渐从弱小走向坚韧,最终面对生存与性别偏见的双重考验。

  我们想传达的不仅是女性的力量,更是她们在社会压力中坚持自我的勇气。影片强调真实与代入感,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打斗场面,而是角色在困境中挣扎与觉醒的心路历程。

  访谈人:您在《凤鸣鹤唳》中主要承担了哪些工作?

  王亦淳:我在影片里主要负责美术方面的整体统筹和视觉呈现。具体来说,一是帮导演把美术、道具和服装都和故事风格统一起来;二是在场景设计上把控色彩、空间和动作镜头的呈现,让每个画面既符合剧情节奏又有视觉冲击力;三是和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包括摄影、动作指导和美术组,确保每个细节都能顺利落地。特别是在剧本和场景设计阶段,我会参与讨论角色成长和动作场景的可行性,让视觉和叙事互相呼应。

  访谈人:影片在剧本或场景设计上有什么特色呢?

  王亦淳:这部影片在场景设计上特别强调角色的心理成长和情绪节奏,而不仅仅是动作技能的提升。比如在拳馆训练的场景中,我们通过镜头与布景设计呈现女主在多次失败后的坚持,同时融入她所在环境的社会和文化细节,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她在传统束缚下的觉醒。这种视觉与情绪结合的呈现方式,让角色成长不仅可见,更可感,也与传统动作片有所不同。

  访谈人:在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挑战是什么?

  王亦淳:印象最深的是一场夜戏的大型动作场面,主角和好几组群演同时对打,现场空间又不大。为了让动作顺畅,我们提前在布景上划分了不同小组的活动路线,还设计了可调节的灯光方案,确保打斗镜头随动作变化而自然呈现。拍摄时,我和动作指导、摄影组保持实时沟通,及时调整演员走位和摄影角度。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安全,也顺利完成了高质量的镜头。

  访谈人:您希望观众通过《凤鸣鹤唳》感受到哪些视觉或情感体验?

  王亦淳:我希望观众能在《凤鸣鹤唳》中感受到角色的成长和坚韧,而不仅仅是动作场面。通过场景设计、布景布局和色彩运用,我尽量让每一处细节都服务于情绪表达和故事推进。例如拳馆里的一次训练、夜晚巷战的光影,都不仅是动作的呈现,更是角色心理和环境互动的延伸。我希望观众能在视觉上被吸引,同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访谈人:影片的美术与叙事决策体现了哪些核心理念?

  王亦淳:我觉得艺术创作必须根植于真实的情感。尤其在女性题材电影中,观众希望看到的不只是虚构的“完美”,而是人物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成长。这也是我在《凤鸣鹤唳》中最看重的部分。艺术不是远离生活的幻想,而是回归生活,通过视觉与故事让观众感受到共鸣。

  《凤鸣鹤唳》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和细腻的动作刻画,将角色的成长与坚韧生动呈现。光影、布局与叙事交织,让观众在紧张与情感的碰撞中感受到真实与力量。这部影片即将与观众见面,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创作团队对艺术与故事的执着追求,也让人对即将上映的体验充满期待。(安心语)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