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海清用真实的演绎 传递张桂梅的精神力量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23-12-19 09:18:08

  中国娱乐网讯 www.yule.com.cn   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影片自点映后因为部分情节引发热烈讨论。事实上,每一部有热度的影片与大众见面后都会受到来自观众各式各样的评价,每个人对影片的解读和看法都可能不尽相同,而对于电影本身和创作者来说,有讨论声音并非是不好的现象,说明观众用真心在看待这部电影。

  立意至上,经典角色焕发新光彩

  《我本是高山》以张桂梅校长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了她在建设女校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张桂梅校长一直致力于为大山中的女孩提供更好的教育,让没有选择权的大山女孩能够拥有走出大山的选择机会与底气,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为了向张桂梅这样的优秀教育家致敬,展现她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传播她的燃灯精神和教育情怀,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山区的教育事业,是海清选择出演张桂梅校长角色的初衷。在当下如此浮躁的环境中,通过用心的演绎和真诚的表达来为山区女孩发声,不仅能让观众通过电影了解这些山区女孩们的困境,也能把张桂梅老师的精神通过电影的方式传递出去,海清选择出演张桂梅校长这一角色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我本是高山》的创作从筹备到制作历经了三年多,海清在确认出演后也曾多次拜访张桂梅。对于饰演张桂梅,海清觉得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去接近她的精神境界,“因为她的精神高度遥不可及”。毋庸置疑,这是海清严肃且充满敬意的一次创作,她保持对表演的敬畏之心,拿出了十分的拼劲。为了让观众能够看到立体的、多面的张桂梅,也为了让自己最终呈现出的角色更贴近人物本身,开拍前,海清在不打扰张桂梅校长生活和工作的提前下,进行了拜访与对谈,仔细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到正式拍摄时,海清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一角色中,不仅注意到张桂梅校长用完眼镜后将其放在桌上导致眼镜腿部有磨损这一细节,而且为了让自己的肤色看看起来更匀称,在拍摄过程中经常独自走到大太阳底下暴晒。这些贴近人物的努力,没有捷径,只能死磕。自始至终,海清希望的是能通过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张校长的事迹、记住张校长坚韧、无我的精神,鼓励到每一个曾在低谷时期的人,能够突破自己的现实处境,成为更好的自己;对于奖项,海清更是直言“拿奖从来不是演戏的初衷”“角色的褒奖远远大于对个人的褒奖”,不留杂念、潜心创作角色是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态度,在如今浮躁的社会看来,更是难能可贵的。

  用心揣摩,匠心刻画不断突破自我

  诚然,抛开电影的争议,《我本是高山》创作出发点是好的,海清也的确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电影角色与海清本人极具反差,她剪去了长发,脸上也没有往日的精致妆容,取而代之的是张校长的短发、黑框眼镜和历经沧桑的面容,高度还原的造型让人仿佛看到了张桂梅校长本人,蹒跚的肢体动作和笨拙的扣药细节恰到好处。除了在外形上的高度还原,海清对主人公内心的挖掘也极具感染力。她揣摩了张桂梅内敛严肃的性格,在训话女学生的场景中,她严厉的表情和语气恰如张桂梅本人。尤其是和山英之间的对手戏,从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到逐渐严肃,从田里到工地,一次又一次竭尽所能拯救山英。而办公室里为山英特地画的身高线,更是张校长看似严厉的背后,对学生慈祥的凝望。海清的演绎化无形为有形,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内心。可以说,海清以饱满的人物塑造为经,表演上层层递进的情绪为纬,让影片拉起了一张巨大的、颇具冲击力的故事网。

  正如片名所暗含的美好寄托,“我本是高山”代表着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代表着坚定的信仰追求。而海清认为对角色的褒奖是获得观众的认可,因此,无论是小荧屏还是大银幕,她都能够沉下心来夯实自己的表演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