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总制片人傅晓阳:在苦难的土壤里,开着永不放弃的花朵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23-11-27 11:14:11

  作者:大庆

  《丁宝桢》俨然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从10月26日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开始,到11月下旬,该剧已在央视八套和一套历经三轮播出。

  重播安排之快,短期内重播频次之高,重播平台之重要,都是少见的。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丁宝桢》的确成绩斐然:播出两集便夺得收视桂冠,并在全国网台范围内一路领跑,收视率持续破1,收官之际,该剧收视再创新高,酷云实时收视峰值破2。大数据表明这是一部极具品质的佳作。

  大数据的背后,是广大观众的好评如潮以及希望重播的热络呼声。原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一届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两次撰文评论该剧。央视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于是在《丁宝桢》央视八套黄金档临近收官之际,就安排该剧在央视八套上午档重播;首次重播完成后,紧接着又安排其在央视一套下午档再次重播。

  与《丁宝桢》的声名鹊起相比,观众可能并不清楚它的操盘手是谁,但业内人基本都知道,这部大剧「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背后,站着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总制片人傅晓阳。

  门庭若市

  季节已是寒冬,但在傅晓阳的家中,门前盛开的茶花,结满枝头的柠檬,却能看到几许春色。窗前的泥土上,嫩绿的香菜像莲花一样蔓延连结,披霜的大葱像哨兵一样站得笔直;院落西南角的一处窝棚里,两只大白鹅仰着头「嘎嘎」一通叫。

  此情此景,屋内的傅晓阳正看得出神,午后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看起来显得很有精气神,完全不像一个与病魔进行过殊死搏斗的人。

  随着《丁宝桢》的热播,傅晓阳的家也愈发热闹起来,老朋友前来叙旧道贺,谈合作,期间谈论最多的还是《丁宝桢》那些鲜为外人所知的幕后故事。比如,初定饰演丁宝桢这个角色的演员并不是马少骅,而且与初定演员已经签了合同并支付了定金。但是傅晓阳力排众议,坚持请马少骅饰演丁宝桢。

  “丁宝桢作为晚清时期「中国的脊梁」,他身上那种「不惜家族性命也要为民请命」的浩然正气,非得由马少骅这样的大家来诠释不可。他了解马少骅,马少烨曾出演过他拍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邓平寿的《好大一棵树》”傅晓阳说。

  从结果来看,傅晓阳当初的坚持是对的。作为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出品人、总策划人、总制片人,他有着很好的直觉和专业的判断力。

  在他看来,接拍《丁宝桢》意味着通过电视剧的创作方式,填补了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空白。“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但却鲜有人提及丁宝桢这个历史人物。他作为一代「能臣廉吏」,其生平事迹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傅晓阳说。

  至暗时刻

  在北京五环外的家里,傅晓阳正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进行重构,他甚至专门设置了佛堂,每天打坐静修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自己忏悔,为他人祈福,跳出小我重新审视自己。” 傅晓阳说。

  有过足够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当我们审视自己过往的人生历程时,总能发现导致命运发生转折的那一道道分水岭。

  2019年是傅晓阳在事业上的一道分水岭。在那之前,由他投资出品或作为总制片人的作品屡创佳绩,比如在2018一年,他就接连有三部大剧《突击再突击》《娘亲舅大》《回家的路有多远》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其中《娘亲舅大》一举打破央视八套持续九年的收视记录;2019和2017年,分别有《星火云雾街》和《黑土热血》《我的仨妈俩爸》等作品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

  与《娘亲舅大》一样震撼市场的,还有傅晓阳出品的电视剧《三妹》,该剧于2016年底登陆央视时,曾在全国网台范围内以「非黄金时段播出作品打败黄金时段播出作品」而成就一段行业佳话。

  这样的播出效率和收视记录,即使在资深出品人、制片人领域,也是值得自豪的。

  在业界,傅晓阳以擅长抓创作选题著称,经由他出品或者制片的电视剧,总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广泛共鸣,这些反映在收视率上就如同华为的广告词那样「遥遥领先」。他和著名导演习辛的合作,被坊间戏称为「媳(习)妇(傅)组合」,二人共同成为「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剧作的领军人物。

  在国内屡获成功的同时,傅晓阳的作品开始走向世界。2016年,他与广西天昌公司共同出品的电影《出山》在第49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最高奖雷米大奖,同时获得了人物传记类金奖。那是中国人在电影方面首次在该电影节上拿到世界级最高奖项。据了解,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导演斯皮尔伯格和华裔导演李安的作品,均从该电影节开始崭露头角。

  然而在2019年,由于折戟资本运作市场,再加上紧随之后的三年疫情,这位一系列爆款作品背后的操盘手似乎就此销声匿迹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21年傅晓阳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当年6月12日,在开会的会议桌上,他突然四肢失控,摔倒在地。120救护车将其紧急送往天坛医院,被诊断为突发性的严重脑梗死,医院向其家属出具了病危通知书,严重脑梗死最大的特点是高致死、高致残性。

  抢救后,傅晓阳在重症监护室被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了四天,医生告诉家属,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每一分钟都有可能病情继续恶化,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虽然身体一动也不能动,但我的意识始终清醒,我当时就告诉自己,必须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公司的员工,还有那么多相信我的投资人,我必须要给自己打气。”傅晓阳说。

  涅磐重生

  在佛堂的一侧,是傅晓阳的康复室。康复期间,几乎每天要在自己的身体正反面扎上近百颗针,今年高考结束后,儿子立即从重庆赶来北京看他望一年多未见的父亲,当看到父亲身上扎满的针,当时心痛难过至极,还是针灸师黄大夫风趣地说,现在你爸爸就像个刺猬,为了身体尽快好起来,你爸爸从没叫个一声痛,从那次见面感受到了父亲的坚强后,儿子选择了学医,成功被一所医科大学录取了。我对不起儿子,聚少离多,儿子有优秀的成绩全靠妈妈操心,自古忠孝两难全,傅晓阳说。

  他的朋友笑谈:“佛堂是傅总用来修心的,康复室是用来修复磨炼身体的,傅总可谓每天都过着「双修日」。”

  朋友的调侃是善意的,是对傅晓阳表达鼓励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知道「傅晓阳这个人的坚毅,是长在骨子里的」。

  病发已近两年半,从当时的全身动弹不了,到现在生活基本自理和限量工作,医生说傅晓阳创造了一个奇迹。当下,他工作的状态和节奏是每看一个小时剧本或开一小时剧本筹划会,就得休息一个小时,否则,轻则血压和心率就容易失控,重则也有可能复发致命。

  得了脑梗必须终身服药,虽然每天都需要一大把药片维持,但傅晓阳的身体状态每天都在一点点的进步,他说:“为了身上承担的责任,为了那些支持我,投资我的人,我要突击再突击。”

  《周易》说否极泰来。在身体的基本盘被稳定住后,傅晓阳的事业也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今年四月,由他和山东卫视传媒、新疆中泰集团共同出品的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连续剧《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在安徽卫视、新疆卫视黄金档播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属的国家广电智库对该剧做了这样的评价:作品取材上世纪50年代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库尔班大叔的真实故事。这样一个具有政治性、典型性、传奇性的故事,此前一直没有影视化是一个遗憾。《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这部作品的出现,填补了这类题材创作的空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审片阶段,广电总局建议《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增加集数,这是罕见的。通常的情况正相反,很多作品被审核部门认为冗长乏味而需要删减集数。时隔半年,傅晓阳再度奉上《丁宝桢》,它同样具备很高的政治性、文化性和故事性,同样填补了历史上著名「能臣廉吏」的一个空白,并且以全网同时段收视率第一、收官时破2的成绩,成为今年国产电视剧的执牛耳者。

  一年两部佳作都在政治、文化、市场层面获得巨大成功,这预示着那个传奇操盘手回来了。

  军魂三部

  事实证明,傅晓阳从未被行业或者市场遗忘,他开发项目、策划选题的能力,尤其是他对主旋律重大选题的敏感度、把控度,更是一直被业界所称道。

  “一部作品的政治站位、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市场回报,以及相对应的时机问题,这些都要充分评估。”傅晓阳说。

  2022年3月,尚处于脑梗康复初期阶段的傅晓阳,接到一份特殊使命: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军长傅崇碧将军的代表通过傅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傅加找到傅晓阳,希望其能在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将著名的「铁原阻击战」拍成电视剧。

  当时由于其它原因未能进一步推进,这令傅晓阳深感遗憾。“傅崇碧将军在反「六路围攻」作战中后脑勺中弹却大难不死;他是指挥「铁原阻击战」的名将、虎将,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63军以2万多人成功击退5万多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王牌部队。阻击战最后一天,傅将军身负重伤,在战地医院昏迷了四天四夜。”

  那场以寡敌众的阻击战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这样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把美国打到了谈判桌上,“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如果将其拍成电视剧,那么在政治、文化和故事性上,都是一次填补历史空白的大作为。”傅晓阳说。

  在身体状况继续好转后,傅晓阳找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商讨如何把「铁原阻击战」拍出来。王鹏举与傅晓阳是相识多年的朋友,曾于2012年合作推出的大型史诗巨作《母亲,母亲》登陆各大卫视、央视大获成功。

  俩人都觉得「铁原阻击战」是极其难得的创作题材,于是又联系上导演康洪雷,后者的代表作品有《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国内军旅题材首屈一指的创作型导演。傅晓阳还找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总经理张逸松,“张总对我是最了解的,他也是我的恩人。”傅晓阳说。

  那是2011年傅晓阳从重庆来到北京发展时,时任北京国有担保公司总经理的张逸松在听完傅晓阳讲述电视剧《母亲,母亲》的创作理念后,为其提供了300万的担保贷款。

  “没有张逸松的支持,就没有《母亲,母亲》的一炮而红。” 傅晓阳说。

  除了王鹏举、康洪雷、张逸松的支持外,傅晓阳还邀请著名编剧刘毅出任《铁原阻击战》的总编审,这样一个「黄金组合」的筹备团队就建立起来了。

  经过深入思考,康洪雷导演提议将《铁原阻击战》更名为《大地》。原因是:这场战役的历史故事大家都知道,描述一场战役,通常是一部电影的体量,我们要拔高这次战役的思想性、艺术高度。最重要的是要透过这场战役,把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呈现给观众。

  “康洪雷导演的意见是振聋发聩的,他提出了「土地与战争的关系」这个全新的视角思考维度,将在深刻性上拔高这部剧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站位。” 傅晓阳说。

  从此,傅晓阳的家里就成了「黄金组合」经常聚会讨论创作的驻点。

  前面提过,一个优秀的出品人、制片人要深谙作品和时机的关系,即在什么样的时局形势下推出相契合的作品,“往大了说可以反映时代精神,往小了说能够抓住或者引领热点。”傅晓阳说。

  于是,基于《大地》的创作理念,在《大地》剧本完成军方审查期间,傅晓阳突发其想有了《大地》应该有《天空》、《大海》,又组织团队筹备《天空》《大海》的剧本和立项。这便是「军魂三部曲」的由来。

  《天空》创作背景也选择在抗美援朝时期。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中力量临危受命,敢于「空中拼刺刀」,在实战中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产生了一大批空战英雄。毛泽东主席曾说「志愿军空军是一鸣惊人,一鸣惊世界」。

  “「空中拼刺刀」,何其壮哉,何其精彩,那样惊心动魄的人物和故事,太值得用一部大剧来完整的呈现出来。”傅晓阳说。

  得知傅晓阳正在筹拍《天空》,傅晓阳当年在部队服役时期的处长、后任武警指挥学院院长的夏鹤将军当即表态将大力支持。于是夏鹤将军又找到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空军作战部部长、空军指挥学院院长马健及总参军训部董鲁湘来担任《天空》的总顾问。

  彼时的傅晓阳行动还不利落,两位将军就多次上门,围绕着《大地》、《天空》的艺术创作和项目推进促膝长谈。马健将军甚至帮助傅晓阳对《天空》的剧本里的空军专业知识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在前者努力下,《天空》顺利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完成了立项公示。在《丁宝桢》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期间,傅晓阳的一位多年挚友兄长李炎,得知这部《天空》的策划时,当即给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韩德彩将军打电话。

  韩德彩将军入伍前是一个放牛娃。在朝鲜战场,他驾驶飞机不到20小时便遭遇美国王牌飞行员费希尔,后者战绩显赫,飞行时长更是超过3000小时。最终的结果却是:放牛娃击落了不可一世的费希尔。

  当韩德彩将军得知该剧的首选导演是康洪雷,又了解康洪雷和傅晓阳都是军人出身,立即同意出任该剧顾问并为该剧提写片名《战长空》。

  “有这么多的将军、领导和老英雄支持,「军魂三部曲」一定能成功。” 傅晓阳说。

韩德彩将军

  《大地》和《天空》的剧本完成后,傅晓阳觉得有必要再做一部反映中国海军成长历程的作品,“我们的海军由弱到强,航空母舰由无力制造到三艘同时服役,这样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把这其中的精彩故事呈现出来,是我作为一个退役军人、一个艺术文化工作者的毕生情怀。”傅晓阳说。

  原海军政治学院教授,著名作家、编剧周宏冰一直想写一部全方位反映海军成长史的剧作,听闻多年好友傅晓阳也有此意,他立即加入进来,这便是《大海》剧本的开发原点。很快,周宏冰就写好了《大海》剧本的大纲,傅晓阳看后说:“故事精彩至极,不愧为大家风范。”

  除了「军魂三部曲」,傅晓阳还抱病策划开发了反映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的剧本《半条棉被温暖的村庄》,该剧取材「半床棉被」是徐解秀孙子放弃做老板,回乡做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故事。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里引用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傅晓阳觉得,艺术文化工作者要一边【学党史】,一边把作过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的故事,通过电视剧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是我们应有的觉悟、担当和使命。” 傅晓阳说。

  传奇色彩

  趁着房间内光线正好,傅晓阳坐在椅子上,右手夹烟摆了一个pose,身边的工作人员很默契的为他拍照。

  不得不说,傅晓阳身上的确有几许传奇色彩。他出品过几十部经典佳作,他是国家一级编剧、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委会副主任,2017年,他与冯小刚、吴京等九人入选中国文化产业(影视类)年度人物。

  在国内,他是少有的能写、能画、能拍、能导的出品人、制作人。这些能力和热爱,完全来自他当兵时的锤炼。“部队的放映员、摄像师、编导、美工、宣传、文艺、新闻工作,这些我都做过。” 傅晓阳说。

  而且他把上述工作都做的非常出色,所以即使后来退役专注于影视创作,只要他有需要,部队的老领导、老战友都会力所能及的支持他,当战士时的处长如今的夏将军常说:「小傅做事认真细致,有情怀,有才华,有韧劲,只要他坚持做下去的事情都能获得成功」。

  2001年,傅晓阳打造的第一部电视剧《赵世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将其生平事迹搬上银幕,傅晓阳第一次作为一部剧的发起人和编剧,就在艺术创作领域填补了一项极其重要的空白。它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更是巨大的,2009年,赵世炎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作为总策划的第一部作品就有这样的殊荣,这让傅晓阳身上的传奇色彩更加浓郁了。

  这也应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句话。要知道,《赵世炎》的剧本创作傅晓阳一写就是八年,他从1991年至1999年数十次前往赵世炎的故乡重庆市酉阳采访、再采访赵世炎的亲属、战友,查找历史资料。

  时光荏苒,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年,但当时采访的经历对于傅晓阳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

  那时候他刚从河南省军区调入成都军区,回成都工作。每次从成都前往酉阳,他要先坐上一天的绿皮火车到重庆,再从重庆坐船到涪陵,再从涪陵换船到龚滩古镇,然后再从龚滩古镇坐夜车到酉阳。

  一趟行程折腾下来,傅晓阳能掉5斤肉。“为什么要换船,因为重庆到涪陵走的是长江,顺流而下;从涪陵到酉阳走的是乌江,逆水行舟。”傅晓阳说。他还记得当年的乌江水流湍急,路经一些险滩,要靠两岸的纤夫将船拉出险境。

  为了把《赵世炎》的剧本打造好,在八年的时间里,傅晓阳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包括他的转业费。为了情怀和便于去创作他申请了转业到地方工作。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在社会,都将 「认真做事」作为我的第一原则。”傅晓阳说。

  《赵世炎》最后取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几乎把2001到2022年度能拿到的重要大奖全都拿到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傅晓阳的认真、成功和传奇,开始在业内外传扬开来。

  秉持着「八年磨一剑」的创作态度,在《赵世炎》之后,傅晓阳用几年时间打造的电视剧《双枪老太婆》再次享誉业界。该剧于2006年正月初一登陆央视八套。从大年除夕首播的安排,足以看出央视当年对这部剧的看重程度。

  多年以来,傅晓阳的创作脚步从未停歇。

  就在笔者探访完之前,他又刚送走原河北省电影艺术家协会主席汪帆带队来与傅晓阳洽谈电影《董振堂》的合作事宜,据了解他带领团队已完成了齐白石、李苦禅,许麟芦等一大批书画界大家的电视剧《大师的背影》的剧本创作与报批工作,正在与北师大同学策划创作反映梁思诚、林徽因创立“营造社”的《四月天》的电视剧。最近,还受邀承制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任务,这个任务在政治高度、历史价值、文化空白等维度方面,完全超越其过往所有作品。

  否极泰来也好,涅磐重生也罢。这个世界上,讲诚信、肯担当、认真做事、坚忍不拔的人,终将挺过重重煎熬取得胜利,因为在他苦难的土壤里,开着永不放弃的花朵。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