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一五九九年,莎士比亚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一部悲剧戏剧《哈姆莱特》,它代表着西方文艺时期戏剧的最高成就。它被收录语文教材之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七九零年,“三庆班”进京,京剧从此在京城诞生、繁荣,成为国粹。檀板弦歌贺万岁,古韵时调颂升平。
京剧内容博大精深,意境优美,但又为何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呢?为何莎士比亚的戏剧成了教材,而中华之国粹却日渐隐退?在新时代下,无数传统京剧艺术家对此发出合时宜的沉思。在沉思中,传统不应该被轻易弃之如敝履,该如何让这流传了几百年的艺术国粹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热爱,成了难题。
直到这样一个契机的出现:中国首部时尚京剧《亮相》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启了盛大的首轮公演,这部以国粹京剧为骨、以时代脉搏为魂的中国之作,用时尚京剧这种全新的演绎方式,为国粹京剧的创新传承找到了新的方向。
时代在变化,京剧不再承担人们表达体验和想象社会的功能。每一部京剧都有深刻犀利的主题,精雕细琢,强烈的情感表达“世道人心”。如今被网络裹挟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喜欢快节奏、无内涵的短小内容。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复杂、多样,深刻的、开放的,而中国京剧荡气回肠。伟大的艺术需要艺术革新的,在历史的特殊时期,京剧遭遇了“灭顶之灾”,随后,国家大力倡导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却是百步维艰。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在极力吸收外来的精华之物之时却不免遗忘了国之瑰宝。京剧百年的发展与沉淀,这其中的底蕴和传承,那才是民族艺术的精华与魂之所在。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东西,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梅兰芳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把京剧推广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京剧,这也是《亮相》创始人马瑛瑛始终秉承的理念,她希望带着一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尊重,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世界更接受中华文化,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丽,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光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紧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艺创作,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戏曲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古老的传统艺术再次迎来了春天。亮相文化深谙要想将京剧发扬光大,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用创新跨界的新型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展示我们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