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华少曾经发问:主持人还有将来吗?断层严重、职能边缘化、跨界转型……这些问题都一个个摆在了主持人面前。如今很多传媒高校甚至都已经把播音专业改名为“口语传播”。
主持人究竟如何担当起节目,又如何在面对脱口秀演员、明星跨界的当下赢回职业尊严?被誉为“最潮国学主持”的王晓龙,通过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等多档节目成长起来。今天我们对这位年轻主持进行了专访,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一、这么潮的国学主持人,没见过
“诗祖屈原的漫漫求索,让灵魂在大地上栖居;诗仙李白的恣意豪放,浸透了山川海河;诗神苏轼试问青天,淘尽多少风流豪杰?而两千年前圣哲先贤的一句“何彼苍天,不得其所”,又发出了何等富国强民之声?!梦回千年,旖旎月光,人生诗意如一幕幕胶片电影萦绕眼前……‘千古诗心亦人心,缱绻动人是诗魂’! ”
最近,一段国学美文在网上引发热议,携美文“C位出道”的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主持人王晓龙也赢得赞誉,让网友直呼“这么潮的国学主持人,没见过”。
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作为一档现象级文化节目,两季三获《人民日报》刊文点赞,被广泛认为是“文化类节目标本”。自第二季播出以来,节目微博主话题#国学小名士#阅读量达到18.1亿;第二季节目整期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亿次。节目口碑爆棚,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其主持人王晓龙,更因其又暖又潮的主持风格圈了不少粉。
在全国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中,王晓龙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既不是如董卿般的知性女主持,又不是成熟如汪涵般的“老炮儿”。《国学小名士》第一季中,晓龙与寇乃馨搭档,曾因为年轻帅气的外表受到争议,有网友甚至吐槽“这么厚重的节目,凭什么让一个小毛孩主持?”然而,王晓龙并没有受太多影响,《国学小名士》第二季甚至还走到了C位。
记者:作为一档现象级文化节目主持人,遇到diss时,你怎么想的?
王晓龙:遇到diss,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可能从大众的角度来讲,一个年轻人担任国学节目主持人,还是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要让大家接受,我就必须不断的提升自我,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化压力为动力。
记者:上国学节目当主持,面对郦波、孔垂长等文化名人,有没有压力?
王晓龙: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有更多的动力。郦波老师每次都会用自己的“郦式”幽默解题,他会说李清照的“自拍”就是她的诗,《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名画是偷拍下来的,他趣解国学的方式,不仅让大家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大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胡阿祥老师,在现场总是尽心尽力的想把每个知识点都给小名士们讲透彻,“再补充一点”变成了他在节目常说的口头禅。江逐浪老师非常的多才多艺,会弹琵琶,会吹笛子,现场选手箜篌演奏的时候,江逐浪老师一听选手讲解,便立马就会了。孔垂长先生因为来自宝岛台湾,很多字的读音可能跟大陆不太一样,他在节目间隙还会跟我交流,总是力求做到最好。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记者:两季《国学小名士》录制以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晓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语言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当你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了解国学时,才能够说出更加让人信服和有哲理的话。
记者:有人说你是携节目美文“C位出道”,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王晓龙:我觉得距离一个C位出道的主持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认为就是从点滴做起,做好当下,比如说节目中的美文朗诵,我希望透过我的朗读,能够让大家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魅力,这是让我最开心的事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国学的力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事。
记者:录制的时候有没有争议或难处理的地方?
王晓龙: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道题目,有位选手对“万仞宫墙”的“仞”的换算产生疑问。现场我们跟三位专家进行了沟通,临时调换了题目。事情的处理中,我跟导演组还发生了一些争论。不过我想大家的思路是一致的:这是一档权威的文化节目,任何一个答案,可能都会影响到电视机前孩子们对国学的理解。因此,抱持严谨的态度非常重要。我们要对孩子们负责。
记者:很多小名士都称呼亲切的称你为“晓龙哥”,你是如何与小名士们相处的?
王晓龙:我经常会主动的跟他们聊天,有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出一些建议,我觉得我在真心的跟他们交朋友,平等相处,所以可能大家都觉得我比较亲切。我记得有一个小选手叫徐智赫,是中医世家出身,在节目间隙,他还会经常过来给我把把脉,让我注意着多吃点儿这个多吃点那个,我觉得不光是我在关注他们,他们反过来也是经常照顾我,真的特别暖心。
记者:节目中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小名士吗?
王晓龙:有很多的小名士都让我印象深刻。比如“飞花令少女”贺莉然,5分钟对了127句带花诗词,全网刷屏。还有“大魔王”张益铭,他的衣服大多都是自己准备的,把自己城市的名字永远写在自己胸前,并且用好几种颜色的T恤来去为自己的城市代言。他们都是当代青年的榜样,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转型中的山东卫视与青春面孔
采访中,王晓龙说,自己的快速成长,与山东广电、山东卫视的改革进取分不开,“毕竟,一个好的主持人,还是非常需要节目‘磨’的”。
2016年以来,山东卫视全面深化改革,以“悠久文明 青春中国”定位,稳居六大最具品牌影响力卫视阵营。2018年1-8月,山东卫视的晚间收视居CSM全国网省级卫视第二,在推及人口12.5亿的29省网,山东卫视收视排名从去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CSM52及CSM35城收视则稳居省级卫视第六。频道打造的《奇迹时刻》《育儿大作战》《一张照片》《此时此刻》《国学小名士》等品牌节目,也多次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书面表扬、表彰。
这其中,“声音传达美食”的节目《听得到的美食》、讲述民族企业品牌故事的《超级品牌官》、户外汽车挑战节目《挑战300秒》、国内首档“生态商养成节目”《美丽中国》等,都有王晓龙的身影。当然,也包括让他声名鹊起的《国学小名士》。
记者:作为山东卫视多档品牌节目主持,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晓龙:首先我必须要说,我特别感谢山东卫视我的“老家”,给了我这么多的机会,让我主持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节目。从第一次主持的《超级惊喜》,到现在的《国学小名士》,每一档节目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第二就是作为一个主持人,我一定要抓住和珍惜每一次在舞台上的机会,“深耕一片土地”,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节目中不断的带给大家惊喜。
记者:你欣赏的主持人是什么样的?
王晓龙:我特别喜欢汪涵和孟非。他们的主持风格沉稳,舞台临场反应非常迅速和机敏。我相信他们能具备这样的能力,与平常的读书积累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这也是对我的勉励,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主持人。只有多积累,多读书,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在舞台上“用”出来,也能让观众看到主持人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加喜欢看一档节目。
记者:你本科学的是英语。你怎么看待播音系改为口语传播系的问题?
王晓龙:我觉得无论是学习英语还是播音,本质上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精准把控。要对语言文字有敏感度,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述技巧和情感表达需要,才能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准确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所以,我认为把播音系改为口语传播系,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重点培养“人”作为言语生成的主体,其要具备的语言生产、制作、传播、反馈与修正能力,而不是单纯去训练程序化的语言“表述”能力。去“播音化”,多“传播化”,从更名中就可以看出,这对主持人的要求大大提高。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磨练自己的专业功底,让自己的主持更有“温度”,更有魅力,更能够让观众易于了解和接受。
记者: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请明星或者脱口秀演员来担任主持的角色。你认为主持人应该怎么守护职业尊严?
王晓龙:做主持人应当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要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不断把自己的“内核”即文化底蕴充实好,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光鲜亮丽。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语言要有艺术魅力,有信服力,要同自己的学识修养、思维品质、生活阅历、心态性格等多方面相结合,这样才能在节目中“立”得住,才能更好的理解和驾驭舞台,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也才能守护住作为专业主持人的职业尊严。
三、说唱、赛车、唱歌、双语……技能包还有多少?
“国学青春化”是《国学小名士》这档节目最大的创新价值,节目在第一季基础上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使用创新综艺手法,重视国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和对少年志向的培养。同时,还在节目题型上做了电视化的升级,通过古诗词创作、歌曲吟唱、明星出题等多种形式,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种潮流与传统的结合升级,其实也是在变相地提高对主持人的要求。不过,这对王晓龙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主持人,除了专业素养扎实,他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技能傍身。
在山东卫视另一档节目《挑战300秒》中,王晓龙就展现了“潮”的一面,他化身炫酷的赛车手,还在节目中从3000米的高空跳伞,喊出节目口号;在目前热播的节目《美丽中国》中,他还献唱了原创推广曲《美丽中国我爱你》,歌获《人民日报》点赞“好听”,成为十一国庆期间的正能量刷屏曲。
同时,他还是一位国学说唱的传播者。在山东卫视狗年春晚上,他和主持人张美琪在山东卫视狗年春晚上合作演唱了《国学style》,这首歌以说唱的方式融入古诗词,做到了国学与新潮文化的完美结合。王晓龙还参与了这首歌的作词,“国学的墨与美,是骨子的倔强”这一句副歌,诠释了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传承国学而努力的态度。他还创作了山东卫视春晚推广曲《乡愁2018》,以说唱的形式诉说心中的乡愁,“我愿意成为沙漠里那坚强的骆驼,让时间在我的身影下不会成蹉跎”。
王晓龙说,把古诗词结合在说唱里,只有一个目的: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年轻人喜欢。
记者:你觉得说唱这种新潮文化和国学融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魅力呢?
王晓龙:我觉得文化的传播,需要多种形式来帮助实现。就像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诗经》等都被编成了流行歌曲去传播。我认为,传统文化需要用“时尚”的语言去表达,而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体现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喜爱。
记者:作为文化节目主持人,您觉得自己在国学的青春化传播中,能做什么?
王晓龙:我觉得我能做到的就是用更“潮”更符合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去做一些有关国学的事情。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更多地在自己的微博微信平台上,分享更多国学有关的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学文化的大美,知道国学文化的魅力。也希望有更多的观众朋友能够通过《国学小名士》这档节目,喜欢上我,喜欢上山东卫视其他优秀节目。我一直在路上,也一直在努力中。
如今,王晓龙已主持过山东卫视多档节目,拥有丰富的主持经验,越发成熟稳重。《国学小名士》第二季已经收官,并被《人民日报》点赞“腹有诗书、心怀家国”,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称为“求新、求索、求精、求进的文化节目旗舰品牌”。
而在网络上,《国小2》的传播也达到现象级,“飞花令少女”贺莉然、“国学电脑”张益铭等多名选手拥有高人气,两季节目在微博上的阅读讨论量超过了20亿次。王晓龙成了最潮国学主持,节目中的小名士成为了“明星”,让国学文化真正地“出了圈”。
不过,让国学“潮”起来,才是这档节目的真正目的。而最大的赢家,不是王晓龙,不是小名士,甚至不是亿万观众,而是——在流传中美丽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