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家自制”到“深度交互”,碎乐app实现再创音乐新模式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17-10-17 13:16:35

  随着汪峰新单曲《那年我五岁》于10月12日发布后所引起的广泛关注和共鸣,碎乐app随即上线了#我的那年我五岁#原创歌词征集活动,听众和粉丝只要按照《那年我五岁》原歌词格式进行重新填写,便有可能有机会与汪峰一同入棚录唱。据了解,活动上线至今几日以来,受到网友一致好评,并且响应热烈,许多粉丝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活动实现了高频的互动。综合碎乐近期各项举措来看,碎乐app早已不局限于内容的生产与输出,而是基于这两者之上,实现与用户之间的深度高频互动。而这种做法和现象,是目前其他音乐app所没有的。

  自诞生以来,碎乐可谓背负颠覆创新目前音乐平台市场的使命,其“独家自制”的理念不断的得到落实。尤其是在今年9月20日全新改版之后,在“独家自制”上,碎乐更是一步步做到了极致。目前,碎乐不但成了第一个尝试触及短视频、直播的音乐类平台,引入“红人拍”“直播”等功能,更是第一个尝试网络综艺、短剧的音乐类平台,陆续打造出《碎乐斗阵班》《切歌闹》等优质综艺和网络短剧。打破常规,拓宽音乐平台功能维度,可以说,碎乐app不断让人看到了音乐平台更多的可能性。

  想要形成良好的音乐生态圈,还必须有参与者互动来完成这一闭环。于是,碎乐早已打造出“粉丝圈”,将普通粉丝用户也视为内容创造者之一。在碎乐“粉丝圈”,用户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明星等交流,也可以自己创造分享内容。这种功能形式做到了UGC(用户生产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的结合,开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此次,碎乐将“互动”进行深掘,征集原创歌词的活动则是其打造深度互动的开端。

  环顾当下音乐市场,无疑,碎乐app的出现是对整个音乐app市场的重新定义。从最初单调的“播放器”功能,到盲目的“版权之争”到“作品输送”,音乐app市场可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竞争链中。而碎乐则彻底打破这一局面,将音乐app市场定义为“创造”,强调“独家自制”,并且真正与用户形成良好的深度交互。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