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玩一场史无前例的电视实验?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15-07-01 14:38:08

  在我们现有知识范畴内是很难说清《我们15个》的,因为它是世界电视史(姑且还叫电视史)上从未有过的实验。

  在东方卫视播出首期精编版之后的今天凌晨0:00,有超过100万人(1042137人)通过视频网站或移动端在线围观这15个平顶拓荒者的动向。此时我们隐隐感觉到了一点什么,但又很难勾勒出对这个巨型“生物”的完整印象——它的内在生长性的确给人以一种活体的感觉。

  “实验”这个词很诚恳,这是腾讯视频对这个节目的定义。这就是一场堪称魔幻和梦幻的实验,无论对于电视言语、泛传播模式还是对于社会意义而言都是如此。

  1个制作体系的实验

  腾讯视频在这个项目上所需要的勇气和投入,是很多平台不敢想象的。“几乎是重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基建负责人告诉前去探班的“广电独家”记者。而在制作探索上,腾讯视频也正在走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搭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宏大而精密的制作体系。

  《我们15个》投资过亿,算是梦幻级了。但大投资在如今拼豪华的电视综艺界并不出奇,请几个一线明星就几千万上亿了。腾讯视频的独特就在于:这些钱没有一分花在请明星上,全部用在了电视系统的搭建和制作上。

  《我们15个》由腾讯视频投资制作,节目模式是与荷兰Talpa联合研发,制作由腾讯视频进行整合,外方提供技术和制作上的指导,东方卫视是这档节目的电视播出平台同时也参与了节目制作,电视版的后期剪辑由SMG幻唯团队来完成。

  “目前2亿元基本上已经花完了。”腾讯视频综艺部总经理兼腾讯视频总制片人马延琨告诉“广电独家”,这档节目前期的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基建,一是技术统筹。制作上的费用没有办法省,在她看来,作为一档全年24小时播出的节目,折算下来这样的投入并不算大。

  《我们15个》操盘手、腾讯视频综艺部总经理兼腾讯视频总制片人马延琨

  1.基建挑战

  从去年11月底选中目前的拍摄基地、12月份开工,这档节目光基建就用了将近7个月的时间。远离城市的选址、24小时全景式隐蔽拍摄,对基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2万平米的生活场景全是重新建设。通往平顶之上的道路崎岖陡峭,全部人员和物资靠几辆越野吉普车往来运送,废旧工厂、牛棚鸡笼、活动区域都靠这种非工业化式的方式建造而来,“仅将木板做旧的气罐就运送了好长时间。”

  拍摄基地中共设置了120个摄像机,以及两台360度摄像机,同时共80路麦克风进行收声,全方位对15个人的生活、举动进行记录与呈现。

  南方多雨潮湿的天气为这个项目带来了不小挑战。据马延琨介绍,之所以选定现在的拍摄基地,主要是觉得“比较漂亮”,符合对拍摄场地的想象,但后来发现气候问题比想象中困难要大。潮湿多雨多雾,让遍布基地的摄像机镜头很容易被打湿。

  “无数的光纤和电缆埋在地底,一旦一处出现问题,就要重新挖出来进行调整。”基建负责人介绍,这些摄像机和麦克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防雾和防雨成为了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我们15个》的制作基地依然保密,网友正在展开人肉搜索

  2.技术体系搭建

  《我们15个》的制作鲜明地体现了腾讯这家“技术控”企业的特点,这与传统电视偏向于手工作坊制作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15个》的生产流程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24小时直播的切换和影像收集的问题,一个是从24小时的内容中迅速整合出30分钟的电视版在当天播出。这是在世界电视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出现过的大工程。

  在技术统筹和制作流程上,采取的是前所未有的流程式作业的方式。节目制作团队中的所有工种从功能上来讲几乎都是全新的:导播不仅要导画面,还要导声音,而摄像必须要具备编剧思维……

  节目从前期到后期总共100多人,“这是一档‘强模式’节目,集体的力量非常重要,没有严密的流程根本没有办法做到。”马延琨说。

  在与Talpa进行联合研发的过程中,外方除了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之外,流程管理也是双方共同研发的一个重点所在。

  2 个 平行世界的实验

  “技术是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而不是为了炫技。”在马延琨看来,所有一切技术手段都是为了保证“伴随式”的真实呈现。

  “伴随式观看+代入式体验”——这是这档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节目给自己的定位。

  1.“伴随式收看”源于真实

  作为一档纯素人24小时直播的节目,真实性和伴随性成为其主要特征所在。直播的魅力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不可预知的真实,二是为观众创造一种共时性的场景,即我与你同在的体验。节目没有规则、没有任务,因此这两点体验非常重要。而网络碎片化的收视习惯,也为伴随性收看提供了基础。真实的伴随、让用户深度卷入是《我们15个》的理想状态。

  电视是从电影变型而来的,电影的“沉浸式体验”到了电视虽然有所减弱,但也要求观看者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神,这是由于电视节目还是高浓缩和强情节的形态。而《我们15个》是一个没有剧本的在线记录产品,人们闲下来时过去看两眼,或许看到这些人在锯木头、种地,或许只是去听听蛙鸣鸟叫、看奶牛吃草……这种无设计的动态推动构成了节目最大的魅力。

  奶牛也成为节目的一个角色,节目组发起了“解救奶牛大作战”

  时间真实 ,与观看者的时间同步;人物真实 ,都是我们身边可见的人物;事件真实 ,无设计、无剪辑原生态呈现,未来是未知的——《我们15个》打开了一个平行世界,打通了一个现代人可以稍微逃离的通道。

  2.“代入式体验”源于互动

  观看者成为平顶上的第16个居民,每一个人在观看的过程中都能够进入其中找到自己,对自我进行审视和观照——这是《我们15个》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制作方相信,这是吸引观众的最本质内核。

  互动不一定要发弹幕、评论以及虚拟线上送花,观看者内心产生了情感倾向就是有了互动。这种互动有个心理学名词——“投射”。

  从《我们15个》宣布选手招募以来,总共有超过10万人报名,也就是说,目前出现在节目中的这15个是经过十万分之一的筛选后的搭配组合。15个人代表了不同的年轻、性格、阶层、地域、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典型性是选人的标准所在,即他们每一个人能够代表社会上真实存在的某一类人,从而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共鸣度。“平顶之上”也因此有了“社会模型”的即视感。

  从目前所呈现的状态来看,15个人的性格都已经展现出来,网友已经对这些人投射了好恶与情感,并起了外号:“辣妈”“汐哥”“鬼哥”“蘑菇头”“哈佛女”“易大师”“胖虎”“肌肉男”“华仔”“希女神”“黑妹”“辉哥”“嗲声妹”“半半”“谭阿姨”。

  15个人是观看者产生投射的对象,“选对人”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生活实验类节目是《我们15个》的定位,15个人远离原本的生活,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建立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家园,这15个人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有着自己的标签和故事,或如意或不满,对于生活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而来到平顶之上,一无所有重新开始,他们过往的印记必定影响对新生活的建设,他们的现实生活也必然被平顶的经历所改变。

  在马延琨看来,他们参加节目的动机是节目选择他们的重要标准,即是否对生活方式有一个重新的定义或者自己的倡议。

  这15个人并非固定不变,亦有淘汰机制,而这个淘汰机制并非是因为谁是谁非,而是基于共同建设的目标:

  每月第四周为淘汰周。每月第三周官网公布3名新居民候选人,开放投票通道,由通行证用户从中选出2名候选人。

  每月第四周周一,15个居民以每人3票的权利选出3名居民进入淘汰危险区。同时,2名候选人进入平顶,与15位居民相处5天。

  到第四周的周五晚上,由15个原居民在2个候选人中选出1个新居民留下,余下的离开;24小时后,即第四周周六,由这个新居民决定3名危险区的原居民谁被淘汰。

  最终,每月进入1位新居民,淘汰1位原居民。

  这种机制是因为一个社区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才能创造新的价值,才能为共同建设这个目标奠定基础。这种机制也带来了悬念和强参与感,为未来的盈利创造了空间。

  3个终端产品的实验

  《我们15个》的播出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号称“梯级播出”——

  1.电脑PC端 :用户目前可以通过《我们15个》官网24小时无死角观看全程直播。

  2.移动端 :“腾讯视频”客户端中可以观看直播、花絮和精华版;“我们15个”客户端中可以任意看4路镜头+2个360度全景镜头。

  3.电视端 :周一至周五每天的深夜零点,东方卫视都会播出半小时的当天精编版本。这30分钟由SMG幻唯团队进行剪辑,是更电视化的呈现方式。

  网台互动并非新鲜手法,但触及这样的合作深度还是前所未有的。

  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认为,这档节目完全符合东方卫视选择节目的标准,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横截面,同时类别领先、模式有力,因此在当初一拍即合,决定播出电视版,目前放在深夜零点播出,不排除后续进行时段调整的可能性,进入黄金档也是有可能的。

  马延琨介绍,当初这档节目因为其日播和全年播出的方式所限,并没有计划一定要在电视平台上播出。如今的网络版和电视版的区别绝对不会体现在尺度上,电视播出版本与网络版本的尺度一致,团队的核心理念就是“不靠尺度,靠温度”。

  这几种方式虽然还是延续了“播出”这个说法,但这几个终端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产品,分别呼应不同收视人群的心理特征,未来它们也将形成各自的盈利模式。

  东方卫视播出的日播节目是一个纪录片形态的电视产品;而在另外两端尤其是移动端上,腾讯的社交基因和游戏基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腾讯视频”中主要是“直播节目+弹幕”的形态,打开或者关上弹幕,让节目呈现出“安静”和“热闹”两种气质,宛若2个不同的节目。

  “我们15个”专属APP客户端则由于有“用户主控画面切换”“加油瓶”“投票”等功能,让人油然生起玩网络游戏的感觉。用户在这里不仅遥控镜头、切换画面,还可以点评、吐槽甚至影响节目进程:如选出自己喜爱的选手,以及在每个月新进驻居民的选择中发挥影响力。

  这一切达到了制作方所预想的状态,即网民的深度互动、代入和参与,让用户成为平顶的第16个居民。

  进行多元化的探索是腾讯视频在自制内容选择上的一个重要目标,马延琨告诉记者,这是当初之所以选择这档节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内容形态还是制作播出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

  “15个人,是构成一个社区的最少人数,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建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虽然这个挑战和尝试的过程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但他们重新建构的过程将被观众所审视,甚至直接代入与参与,这正是这档节目所要传达和建造的。”马延琨说。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