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最强悍的弱者 需要最柔软的安慰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15-03-07 10:59:27
1
 

  一、最初的韩红

  说真的,我想写写韩红,又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聊韩红,聊这个有多大成功,就有多大争议的内地女歌手。电视里,每一期《我是歌手》上她的表现都引来鲜花与鸡蛋齐飞的争议,不同年龄层观众似乎都为她的演唱折服,而媒体和评论界常将目光聚焦于她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那些或无心或有意的话语,时刻都能带来一场针对她的喧哗与骚动。

  就在这样纷扰里,当我试图梳理自己对韩红的印象时,才惊觉,原来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韩红的情景。

  当然,也是在电视里。这段记忆或许被时间洪流冲刷过无数遍,却依然在脑海还原成呼之欲出的画面——某个夜晚,家人围坐一起,收看张悦主持的《半边天》,那时候十来岁还疯狂迷恋动画片的我,原本兴趣不大,之所以跟着一起看,是因为喜感的胖姑娘主持的节目里,来了一个更胖的姑娘。我看到她拿着吉他,诉说自己对音乐的坚持,印象特别深的是她聊到找唱片公司老板毛遂自荐的经历,“老板听完我的歌,说:小姑娘不错啊!但是我们公司比较喜欢的都是毛宁啊、杨钰莹这样的大歌星,你的形象……我说:叔叔,谢谢你,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等有一天我成功的时候,你再来找我,我也不会来了!”

  从那一刻,我记住了这个胖姑娘,记住她并不具备“大歌星”优势的外形和身材,记住她自弹自唱时清亮到让人浑身打个激灵的美妙歌声,记住她谈到被唱片公司老板拒之门外时,那一脸倔强和隐隐受伤的模样。她叫韩红。

    随着我从小学升到初中,随着我们这帮85后生人渐渐对华语流行音乐有自己的意识,韩红红了,从上个世纪末直到今天。1998年,韩红推出第一张专辑《雪域光芒》,电视几乎天天都在播《家乡》的MV,小朋友们跟着大声唱“哦嘛呢嘛呢叭咪哞”,不理解咒语般吟唱的意思,只是乐此不疲。各大晚会里,韩红以意气风发的重量级大歌星形象出现,不徐不疾唱着“我还是想你盼你怨你念你,天天天天在等你”,经历风雨后的美丽,最迷人。

  二、用心的韩红

  从音乐角度而言,韩红是极具天赋的歌手。她的声音清甜如潺潺流水,大气如翱翔雄鹰,柔美而坚韧的声线,和另类而硬气的形象搭配起来,是难得的存在,更难得的,韩红同时是一个擅长词曲创作的音乐人。

  韩红不是王菲,未曾享受过两岸三地最好音乐资源,没有最牛逼顶级团队来为她做超前审美的出谋划策;韩红也不是那英,没有台湾一线精英来为她打造都市情歌天后形象,步步为营地征服万千歌迷。从出道开始,韩红用自己作词作曲的原创来征服大家,也能把别人的作品演绎出全新味道。她的音乐少有故弄玄虚的包装和取巧,呈现出一种赤裸裸的、迫不及待地要用真心来拥抱真心的热忱。《家乡》、《穿行》、《来吧》、《风雨中的美丽》、《天亮了》、《那片海》、《让爱做主》、《天路》、《青藏高原》、《美丽的神话》……韩红歌唱自己从小生长的故土,艰难打拼的心路历程,为真实故事迸发的无尽感动,还有都市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一长串代表作,首首精彩,耐人寻味。

  她的音乐风格跨越民族和流行的藩篱,她的歌唱天赋以内地天后头衔得到最大化肯定,她的个人形象透过心直口快的“韩大炮”、为贫苦人民千山万水奔走的“慈善家”定位得到最大化发挥……只是有时候,我觉得那个倔强的,爱创作的,爱音乐的,来自遥远西藏的韩红,已经渐渐被我们丢弃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无人在意,无人聆听,就像如今她在《我是歌手》屡屡陷入的争议,仿佛越用力表现,越无力挣扎。

  耳帝是我喜欢的,给内地乐坛流行音乐评论界带来新定义的乐评人,他在《谈一谈陈洁仪的走音》那篇文章里,认为陈洁仪和韩红是“两个站在绝对相反面的歌手”,“当陈洁仪在不断地进行艺术上的突破,在市场中起伏之时,韩红正躲在体制的背后,混着官场,跟随心连心艺术团努力做一个‘人民艺术家’,十几年没发过一张正经的专辑,全靠翻唱红歌跟影视剧作品做一个‘发烧碟歌手’,走穴、说大话、当评委,正经事业上从未有过进取心,但上了一个娱乐大众的《我是歌手》的舞台倒突然有了‘艺术追求’,每一场的改编都费尽心思,找来顶尖吉他手给自己伴奏。”字里行间,看得出他对韩红的不以为然,甚至“怨声载道”。不过,我无法苟同。

  三、创新的韩红

  2005年4月韩红推出《感动》专辑之后,超女引爆了内地华语乐坛的改朝换代,数字音乐大潮随之席卷而来,韩红随后选择了沉寂,数年没有推出新作,我想她一定跟许多传统模式下出道的歌手一样,面临茫然和彷徨,需要从全新角度去思考如何把音乐坚持下去,但是,绝对没有吃老本。

  2009年,韩红推出全新专辑《听我的声音》,我以为这该是内地乐坛石破天惊的一张唱片,虽然存在用力过火痕迹,完整专辑概念和精致单曲集结有一些冲突,但当时的韩红身体力行地做出了一个真正歌手的表率——专辑横跨美式、华语及韩式流行乐、R&B、电子、民谣多重风格,在制作理念上体现极大创新,不仅有金武林、金少刚、刘麟等国内顶尖团队,还有得过格莱美的大牌制作人和“芝加哥大乐队”鼎力助阵,出人意料的是韩红还找来郭敬明为她创作两首歌词,包括同名主打歌《听我的声音》及《海神》。那时候的郭敬明没有转型导演,影响力远不如今天这样遍布不同版图,在韩红眼里他不过一个毁誉参半的毛头小子,但是韩红敏锐捕捉到他和自己的相似之处,冒着争议请来这个80后小兄弟助阵,高歌一曲“城市灯火好安静 万人大梦不醒 全世界暂停 听我的声音”。

  我猜,或者是因为骨子里,韩红和郭敬明都曾经是这个社会的“弱者”,无论他们其貌不扬的外形,还是跌跌撞撞、被人蔑视的成长历程,以及登顶辉煌后所要面临的无边孤独。所以,一旦抓住机会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他们的激情就如火山喷薄一发不可收拾,得偿所愿的快感、旁若无人的自信以及隐隐不安的忐忑,都需要用一种尖锐的极端的形式展现出来,当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他们会“任性”暴露自己的真性情,却往往被大众曲解,将这样的真实认作不可一世的自大,可是在我看来,韩红从头到尾没变过。

  四、不变的韩红

  是的,从当年被唱片公司拒之门外的“小姑娘”,到今天叱咤乐坛的“大姐大”,我还是觉得,韩红没变。透过那些屡被非议的言语,那些肆无忌惮的炮轰,和为公益不惜下跪的“夸张”行为,她还是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韩红,对许多人性本质的情感有超乎寻常的敏感,却对人情世故极其迟钝,或者,不愿为此分心。当她以一个胖姑娘“弱者”形象,通过十数年奋斗变为大家公认的“强者”时,许多非议也基本定型,我们的眼睛常常盯住利益最大化的一面,比如韩红得到的功名利禄,主流舞台对她的器重,而她的才华,善良,真诚,她从1998到2015推出的一系列质量过硬的唱片,她为乐坛做出的不说功勋卓著但也值得细细发掘的贡献,都随着她不符合国人认知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被有意无意地掩埋和误读。

  所以,在《我是歌手》舞台,当韩红只是习惯性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最真实的、孩子气的自己——以不计成本大投入来实现霸气的音乐理念,演唱上明明可以用细节来呈现微妙情感,潜意识却忍不住做加法,迫不及待要跟大家炫耀才华和实力,还有面对后辈时不自觉就端起一副谆谆教导的姿态,这些她身上最真实的“弱点”,再度引来人们对她乐此不疲的攻击,即便她并不是“十几年没发过一张正经专辑”,即便她一贯追求音乐制作的极致,即便她多年都改不了让工作人员担惊受怕的心直口快,反正,很多人就是看不惯。这是怎样一种畸形的尴尬啊:韩红对待音乐的热情和真心,没错,而人们认为自己有义务要对她做出的“矫正”,也似乎没错,即便二者的出发点,其实南辕北辙!

  我们或许忽略了,后来这个无比“主流”的韩红,她在华语乐坛,乃至整个社会审美意识里最初出现的时候,还是一个异类,一个反叛者的形象。是人们当年选择用亲切姿态给她拥抱,鼓励她无惧流言蜚语世俗眼光勇敢做自己,也是人们在她取得成功后,用冰冷打击来试图磨平她的锐气和不羁,让韩红变得“识相”!这样的矛盾,说来可笑,一再重演。

  《我是歌手》第三季刚开播的时候,我给某音乐网站做了一个歌单,叫“你了解《我是歌手》的歌手吗”,精选七位歌手“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优质作品,不一定都是最红的,可是仔细聆听,也许会发现他们的歌声和我们印象中完全不同”。歌单里,我选了四首韩红的作品,《醒了》、《这样的女人》《那些日子》《擦肩而过》,一水儿韩红词曲创作,是跟大家印象中不同的,充满清新、时尚、唯美气息的韩红,网友留言:“难怪在《我是歌手》上韩红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声音很清透”、“韩红居然也有这样风格的作品,很美!”“我要被这声音给迷死了”……看到这些评价,我很欣慰,我想,当单纯回归到歌者和听者本身的时候,我们和韩红,本来就是可以彼此理解的。

  尤其,对于韩红这样总是习惯性表现得无比强悍的人来说,我们或许更应该给予她更加柔软的安慰,试着谅解她那些积习难改也不失可爱的“弱点”,就像在我的印象里,那个被唱片公司拒之门外,还倔强得不肯在嘴皮子上服输的姑娘,无比真诚。音乐,没有那么复杂,韩红,没有那么复杂。苍穹之下,每个人往往只想看到想看的风景,无人在意头顶蓝天何时雾霾密布,时代也充斥了太多乐此不疲的争吵与误解,眼花缭乱的演技与画皮,但是有一种真实,就像韩红,其实,难得。

 

2

3

4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