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和《小时代》,一部是作品,一部是产品;前者在屏幕里,后者在银幕上;前者看老戏骨飙戏,后者看小鲜肉卖萌。看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都有一个相同的出品方——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和力辰光”)。
成立两年多来,和力辰光在电影与电视剧产业两度亮相,都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但最初接手之时,两个项目其实都并不为行业所看好,其最终成功有幸运的成分,也离不开和力辰光的合纵连横。在推进项目进行的过程之中,和力辰光逐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那就是打造一个IP(知识产权)增值服务平台。“实际上,我们是在做一个IP增值服务,为IP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增值模式。”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实现增值。”
和、力之合
做投资出身的李力在2010年11月第一次读到《北平无战事》的剧本。那一年,和力辰光还没有成立,李力刚刚投资了老年人题材的电影《飞越老人院》。北京市宣传部门因这次投资对李力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便想给他介绍一个新的项目,也是在该部门的会议室里,李力第一次见到了《北平无战事》的编剧刘和平。“我当时读完剧本觉得热血沸腾。”李力说。此后,每周他都要有两三天和刘和平促膝长谈,聊剧本、影视投资和几乎所有事情,常常一聊就要7个多小时。
《北平无战事》涉及1948年代的学潮、谍战、反腐等复杂的历史背景,题材上较为敏感,很多投资人不敢接手。这些风险刘和平对李力并未隐瞒,但李力还是坚持想投资。实际上,投资出身的李力是把风险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权衡了作品的目标市场、受众人群、制作难度等多个问题后,李力才作出了投资的决定。“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有一定风险在里面。”李力说,“能够让你坚持下去的,是作品有没有一些新的东西,能让投资方有激情去做。”
于是,刘和平希望李力能成立一家公司,从股权投资人转型为影视投资人。但李力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影视行业的经验,参与到其中会不胜其扰。为此,刘和平劝了李力三天三夜,告诉他品牌在影视行业的重要性。在被说服的最后时刻,李力提出了要求,成立公司可以,但刘和平必须得加入进来一起干。刘和平也同意了这个想法,李力由此成立了和力辰光。其中,“和”便是刘和平,“力”则是李力自己。
出品方的资源整合
对比《北平无战事》播出后艺术与商业上的收获,前期经历的“七投七撤”则值得中国电视剧行业反思。《北平无战事》制片人侯鸿亮曾专门找到撤资的公司了解情况,对方给出的答复是,知道是好剧,但风险太大。李力对此前几次撤资的情况都了解,甚至他参与后也发生了某剧组突然撤出的情况。这次撤出对刘和平打击很大,他曾在此时主动劝说李力撤资,表示先不拍《北平无战事》的电视剧版,而是推出图书版,等书有了影响力后,再投资拍电视剧版,但遭到了李力的拒绝。他表示,当时自己认为电视剧项目应该是“编剧主导”,甚至原定自己的“总制片人”职务也让给刘和平来担任。“剧中涉及还原历史、政治敏感性的把握,刘老师是最合适的人选。”李力说。
这并不是和力辰光唯一一次“让贤”。在《北平无战事》早期发布的消息中,出品方还只有和力辰光一家。2012年底,李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把《北平无战事》介绍给北京儒意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儒意影业”)的柯利明,柯利明对故事很感兴趣,儒意影业也迅速决定投资该剧,成为《北平无战事》“七投七撤”之后的第八个投资方,而和力辰光则让出了第一出品方的位置,退居第二出品方。在发行环节,《北平无战事》引入了更有经验的北京春天融和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春天融合”)。春天融合总经理杨晓伟在《北平无战事》拍摄的困难时期介入,用超过一亿元资金全盘接下《北平无战事》,为这个项目保底发行,春天融合也成为了《北平无战事》的第三出品方。此后,拥有播出渠道的尚世影业也参与到项目当中,从春天融合手中购入该剧25%的股份,为该剧第四出品方。山东影视集团则是因拍摄制作方面的能力也成为该剧的出品方。李力说,“影视产业链的价值不可能一家全吃完,而是要最大程度地整合有效资源,共同把作品做好。”
放大IP增值效应
通过《小时代》、《北平无战事》的操作,和力辰光对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做一个IP增值服务平台。“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增值放在第二位,这么明确的模式也是我们思考了几年之后提出来的。”李力说。李力介绍,IP增值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IP的甄别和版权购买。在庞大的文化市场当中,不仅要能慧眼独具地发现有潜力的IP,还要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让IP创作者相信你有能力运营好这个IP、愿意把IP转让给你;其次,是要对IP进行转换,找到适合IP的表现形式,如电影、电视剧、网络剧、话剧、游戏、消费品等,更大程度地挖掘出IP潜在商业价值;最后才是制作阶段。而作为一家平台型的公司,更加考验和力辰光的是既要能辨别有效资源和无效资源,也要能够整合有效资源。
无论《小时代》这类产品属性的片子,还是《北平无战事》这类作品属性的片子,其成功都是多方形成合力所取得的。因此,并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决定成败,而是都与成败具有相关性。“增值过程中,我们只是其中一个点。” 李力说,“关键是要把相关性考虑的更精准一些。”他表示,要以“项目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为出发点,为项目配置有更大增值空间的合作方,所有合作方共同推动IP增值。“我们还在尝试做一些‘新东西’,”李力说,“想创造带来更多增值的可能性。”(段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