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陆川这部投资一亿元、四年磨一剑、由于各种原因而一再拖延上映时间的《南京!南京!》终于上映。陆川说:“我很希望大家能看到一段可能被忽略或者是淹没了的历史,在其中,有和我们以往印象中不一样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看过试映的媒体人评论说:“陆川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南京大屠杀”。这种“不一样”,在于影片采用贯穿全片的黑白片表现方式,也在于它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真实的南京大屠杀。
名博点评
鬼子变成了人(影评人/小妖)
不得不说陆川干了一件挺冒险的事儿,他为中国观众设置了一条情绪隔离带,采用了一个日本人角川的视角来讲述这个巨大的梦魇和耻辱,于是,我们不再是爱国主义的对象。而《南京!南京!》所传达的,也不是一种简单的仇日的情绪。陆川说:“或许很多中国人还不习惯在这样一个事件中还有日本人的视角存在,但是我觉得是必须的。”
的确,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们真的太熟悉了,日军的残暴和兽性,我们的噩梦和屈辱。但是陆川却试图让我们看到了不曾了解的侵略者的形象。陆川查阅了大量的日军日记,展现了日军大量的生活化细节,他们在战场上偷喝上级怀疑可能下了毒的饮料,洗澡,怀念老家,第一次到慰安所,会紧张得哆嗦,为喜欢的日本慰安妇送上新年礼物,又怜悯即将被蹂躏的中国妇女,一枪将她毙命……这不是之前我们从历史课本和经典抗日老电影中所了解的敌人,鬼子变成了人。
从这个角度看来,《南京!南京!》更像是一部反战电影,日本人角川把高圆圆用生命救出的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他也杀人了,也强奸了,战争用自己的残酷方式,彻底地摧毁了一个正常人。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
编辑发言
哭泣的人无法思考(编辑/周霁欣)
《南京!南京!》这种题材的电影,在影院中很容易产生的景象就是,观看的人酝酿着巨大的悲痛,然后看到意料之中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再理所当然地流下眼泪,看到一段意料之中的历史和梦魇,虽然流泪,却也毫无意外,波澜不惊。张艺谋最终放弃了同一题材的《金陵十三钗》,是否就有这个原因?
《南京!南京!》拍了4年,从第6版改到第16版,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臆想中的主旋律电影特别不一样的《南京!南京!》。据说开始的时候是有刘烨和高圆圆的爱情戏的,多浪漫的想法啊,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下,在那么贫瘠的土地上长出一朵鲜花,最后砍掉了,因为“那样太装,男的随时可能被杀,女的随时可能被强暴,就这样的环境还互生情愫?”
确实如此,这是一场太大的悲剧,任何透露着小资情调的煽情都会让沉痛缩水,《投名状》大概就是很恰当的反面教材,在攻苏州城那段,过度的煽情让原本张力十足的悲剧成了一出舞台剧。而陆川却很好地掌握了这种分寸,影片中的大屠杀场景,陆川处理得极其冷静,几个日本人像是游戏一样跑圈,镜头摇下,地上露出的是几个人头;冲进医院的日本人向病床上的伤者开枪,大面积的人像麦子一样无声地倒下……这种无声比哀嚎遍野更可怖,你不会流泪,只有巨大的悲恸。
有高潮迭起的救世主演绎,没有感人的英雄救美,没有交战双方人性化的惺惺相惜,没有鼓舞人心的演说和口号……中国的《辛德勒名单》?那只是不熟悉它的人一厢情愿的臆想与猜测。看《南京!南京!》,不会看得你泪流满面,却会看得满场鸦雀无声。或许陆川是对的,人一哭,很多感官就闭合了,一个哭泣的人是无法思考的。
TIPS
你可能不知道的《南京!南京!》
特效做了8个月
虽然以黑白片形式上映,特效却并不马虎,特效一共做了8个月,由华语地区最顶尖的香港先涛数码负责电脑特效,直到上映前两个月,他们还在为“南京古城墙的砖缝”进行最后的修改。
20分钟的屠杀戏
没把电影拍成是讲屠杀的战争片,为了避免血腥,陆川将影片定位黑白色调。150分钟的电影,只有不到20分钟拍的是屠杀的戏。
一共有16个不同版本
从开拍到审查完毕,一共有16个不同的版本,现在这个版本比最后审查通过的版本还少了25分钟。
南京!南京!靠近历史 远离煽情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9-04-16 16: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