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离不了赵本山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9-02-01 17:06:43

    已记不得赵本山上了多少年春晚,只是偶然看到当年的录像,发觉他曾经很“年轻”,或者偶然想起当年与他同台的大腕早已星光不再时,才意识到他已扎根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年了。
    即使已很多年了,即使当《难忘今宵》的旋律马上就要响起时他才登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近乎“放肆”地大笑几回。笑过之后,又担心自己不够“雅”,有点不好意思地解嘲说:“我的欣赏水平还是有点‘俗’。”
    据报道,今年春晚“人气王”仍是赵本山。
    赵本山的小品的确有点“俗”,但俗得有人缘。在东北、尤其是在他的家乡,人们习惯地称他为本山。听起来就像提起一个老乡,一个街坊,一个家里的亲人。这人缘来自于他亲切的表达方式,来自他作品深深扎根的土壤,这可能才是赵本山小品长盛不衰的原因。
    其实,在东北也有不少人不服,说赵本山其实算不了什么,而且能随口提起一连串的名字,说他们比赵本山一点不差、甚至本事更强。尽管那些名字,你很可能此前没听过、此后也难记住,但说者的神情分明是在说一位“天下尽知”的大明星。
    如今,如果你到东北买票听过二人转,就不难理解这种说法。比起现在的大歌大舞大片,二人转的投入可谓寒酸,艺人们戏称“不用水不用电,自己的设备自己干”。可二人转更考验真功夫,更直接地接受市场的检验。没有声光电的花活,全凭一张嘴的语言功夫。观众要是不笑,演员根本下不了台。回到后台,就地按观众鼓掌的次数奖钱罚款。为此,观众的掌声才锤炼出、才滋养出一批批身怀绝技的“山寨”奇才。
    记者曾看过一个“草台班子”的表演,最后唱大轴(东北方言——— 意为压轴戏)的演员真是妙语连珠,让自认为是搞文字工作的记者甚感惭愧。演到后来,台上幕布边上竟然叠起一串小脑袋,原来艺人同伴们也禁不住探身欣赏。记者以为这一定是个“腕儿”,于是就近叫过来一位“工作人员”询问,谁想得到的回答是:昨天刚来走穴的,也不知叫个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北遍地都是“赵本山”并不为过。但这些年,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却始终没有人能盖过赵本山,这使得他显得既珍贵又孤独。赵本山的成长和“出名”不应该只是一种偶发现象,而应该是一种机制的必然,应该有更多的“赵本山”走向全国,走向更宽阔的舞台。
    大俗入雅,大雅必俗,大雅大俗,大俗大雅。赵本山作品和由此产生的赵本山现象,就像时下颇为流行的东北话,除了让人拍案叫绝的表现力,还有雅俗共赏的兼容宽容。台词都是含意深刻的大白话,说浅也浅,说深也深;想找乐的可以笑一笑,往深里想的能把自己吓一跳。就像赵氏喜剧《马大帅》里的彪哥,可谓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相信不少人能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其背后是改革年代东北地区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在关东大地上,“二人转大舞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和观众“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如痴如醉的追捧。而今年春晚上有点“俗”还有点“野”的“小沈阳”脱颖而出,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我们还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院团主动地找观众找市场、主动开展文化下乡。而这些,只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改革大潮中,鼓起的一朵朵浪花。
    解放思想先要解放表达。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赵本山”脱颖而出。(济南时报 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凯星 谢锐佳)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