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看了电影《梅兰芳》,颇有所感;没多久,恰好传来日本AV女优饭岛爱的死讯。一个是中国京剧大师,一个则是东瀛情色天后,两者在年代、境界、艺术成就上都不同,却在相近的时间里巧合地撞击我的思绪。从“电影里的梅兰芳”到“新闻中的饭岛爱”,透出一种巨大而深沉的时代感和相异的人生价值。
电影《梅兰芳》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梅兰芳、邱如白、田中隆一等人对京剧艺术的绝对执着,甚至是执迷,后二人更认为对艺术的精进与坚持,俨然已超越国家民族的认同。纯就电影内容表现,当然是第一段的少年梅兰芳与其启蒙师燕十三的故事,最富神采,尤其是梅、燕最后因京戏的新旧改革而打擂台时,邱如白说的“因为新的时代让梅兰芳必胜”,充分凸显了这位“比女人更像女人”的“伶界大王”,在时代感与个人努力上的结合。
但要总体检验梅兰芳一生的成就与定位,更得从第三段梅兰芳对应日军侵华后的表现来看。当日军逼他公演,以装腔作势的女人讥讽他时,他平静地回以“但我台下是个真正的男人”,更以蓄胡明志,温和且坚定地反抗日军对他的威吓。上进创新、自爱自重,这就是他完成燕十三所托付,将下九流戏子地位提升到艺术大师最平实,也最有力的检证。
饭岛爱的猝逝,虽然在隔天的中国时报被高度报导,但这并不是由于她个人的演艺成就特别伟大;除了她有别于一般AV女优转型成功的传奇色彩,以及日本情色产业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之外,更由于当下她勾起了一个台湾从威权、禁忌走向开放、狂飙年代的共同记忆。彷佛是吹起一阕跨越不同世代男人的青春挽歌,藉由她的死亡,怀想起那个曾经鲜活生猛、欲语还休的年纪,既有淡淡的忧伤,也有深深的感慨。但她悲惨的人生和选择情色工作所留给世人的警惕,仍然是报纸解析的重点。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中华民国成立后繁荣期,承上启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所处的年代,因为他而更风华灿茂,而他也创造出自己的一个辉煌年代,即使时光久远,传奇不灭,依旧是美的化身和不朽的艺术经典。饭岛爱呢?随着那一世代如今已是中年人的岁月流逝,终归会成为褪色的符号,只有在想到那个特定年代时,才会浮现曾经有过的记忆;从社会文化的历程上,的确该给她较为公道的评价,但她却很难赢得“尊敬”,这或许也是她始终不快乐的原因之一吧。(作者:张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