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让我们见识到了旧时代的艺人和演艺界,狂热的粉丝,暗涌的潜规则,强势的经纪人,劲爆的PK等等,我们今天玩的,都是别人昨天玩剩下的。有些出入都在叫法上,我们叫天王人家叫角儿,我们叫潜规则人家叫狎优,我们叫娱乐包身工人家叫守住心里这份孤单……
有人就有江湖,艺人的江湖就是演艺圈。娱乐圈里沉浮的艺人许许多多,一个一个星星汇成了银河。然而最受关注的还是最大最亮的那几颗。他们现在被称为“巨星”,过去则被称之为“角儿”。
刘德华是今天的天王,见谁都如沐春风,媒体恨不得他出来选特首;电影里的十三燕代表了旧时代的“角儿”,家藏慈禧御赐的黄马褂,正经儿梨园领袖,一举手一投足,都那么有派;梅兰芳则是新时代的“角儿”,到了海外也受到洋人的热捧,被封为新的“伶界大王”,谁都喜欢他。
巨星就是票房的保证,而“角儿”没到,观众们就要闹场。巨星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关注,而“角儿”的私生活也受到大家的议论。巨星享尽人世恩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却不免被身边人架空,活在不胜寒的高处,心中充满惶恐;而“角儿”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却要时时听从“邱如白”们的筹划,被绑了架似的恪守着心中那份孤独,惦记着何时才能做回凡人……
PK一词来自网络游戏,意思等同单挑,在超女选秀中发扬光大。PK很紧张刺激,因为是势均力敌的两大高手狭路相逢,而PK也很无情残酷,因为赢家只有一个,输家要退出战场。
《梅兰芳》中扣人心弦的十三燕与梅兰芳连打三天对台的赌约,便是那个年代的PK。一个老当益壮,一个年轻气盛,双方的实力不相伯仲。而各自的“粉丝”们为了这场PK各显其能,有的开设外围赌盘,有的深入各大院校广泛宣传。那街头的大幅海报,令人也不免联想起选秀火热的年代,粉丝们造势拉票的场景。
打对台的结果,是年轻的梅兰芳获得了“座儿”们的追捧,顺顺当当成了“角儿”,走上新一代的“伶界大王”的道路。输掉的十三燕,则遭遇了流氓的闹场,散场后突发疾病,永远的告别了戏台。PK,永远是这样残酷。
当代明星的粉丝叫“明教”、“玉米”、“仙后”,梅兰芳的粉丝则统称为“梅党”。邱如白、冯六爷这些围绕在梅的周围出谋划策的,大抵就是当年的粉丝高层,亦称“粉头”;而包括日本军官田中隆一在内的观众,则是普通的粉丝,或者说,散粉。
有人说,梅兰芳的地位,来自于“梅党”的追捧,就好像是现如今一个个普通人家的大姑娘小伙子被粉丝团捧成了人气王什么的。但历史上的“梅党”更加彪悍——— 痴迷梅剧边看边哭者有之,手捧首饰盒子往台上大撒珠宝者有之,猛追梅大爷不成遂与其照片结婚者亦有,可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片中痴迷梅兰芳,不惜持枪闯入冯宅,想杀了孟小冬的持枪男子,是马克·查普曼、约翰·辛克莱、丽娟·杨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如果大家都只是老老实实台上唱戏,清清白白台下结婚,那么娱乐圈基本上就成了清水一杯,有营养不浮躁但是毫无趣味。而绯闻便是味精,有了它,清水可以拥有各种味道,精彩媲美老火靓汤。任何演出、影视剧、专辑,必然伴以主人公新鲜绯闻的出炉,这已成现在娱乐圈的固定套路。
剧中梅兰芳遇到了孟小冬,为了能约佳人看场电影,甚至想放着满场观众不管犯上那么一回浑!这场“梅郎”与“冬皇”之间的化学反应,自然被精明的冯六爷察觉到,安排了二人同演《梅龙镇》。台上“游龙戏凤”越唱爱越浓,台下戏迷津津乐道看戏也观情,假戏真唱绯闻上身。可惜和大多数的绯闻男女一样,双方还是选择了事业为重和平分手,只落得一番春梦了无痕。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愤然挑起了反“潜规则”的大旗。今日大家恐怕忘了那个张钰,但却不会忘了用肉体换走红是“潜规则”的真谛:“他/她是怎么红?”“嗨,被谁谁潜过呗”——— 这就是大众眼里的娱乐圈。
而青年梅兰芳被表哥拉着见的那个鲁二爷,大概也是当年的幕后BOSS,捧谁不捧谁就是一句话,就看你是不是乖乖的陪着他喝喝花酒。也正是因为那时候上流
《梅兰芳》映射娱乐圈十大潜规则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8-12-11 16: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