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部电影播放到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时,你便能猜到它大概的结局。那么,我不会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电影看得越多,你便会发现出现上面情况的几率越大。
很多时侯,你走进电影院,坐在冰凉的座位上,看一部电影。随着电影的开始和时间渐渐的推移,你突然异常的清晰起来:此情此景是如此的熟悉。同样的电影院,身边坐着同样的人,甚至坐在同样的座位上,故事情节也是如此的依葫芦画瓢。试想,此时的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不过,我们也不能一直怪导演。毕竟世界上的事情也法这那几种形式,而电影已经拍了不知多少部。若想在有限的故事中拍出无限的新感觉来,那确实是一件登天的事情。可是,不怪导演,我们又能怪谁去呢?他们就是干这个事儿的,吃这碗饭的,专业的,如果他们都做不好,那他们还有什么继续下去的勇气和意义呢?
但也并非每一个导演都是如此不堪的,至少《小岛惊魂》就拍得非常的牛X!
废话就不再多说,回到李米的猜想。故事其实挺简单的,说的是李米和方文是一对儿。可是方文呢,没什么钱,李米的父母有意见。方文年少气盛,受不了二老的白眼,于是就决定外面闯荡出一番事业来。可是谁又能想到呢?他这一走,就是四年。这四年里,从没有回来过。李米仅依靠方文寄来的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对于李米来说,这些信件就是方文依旧存在在身边的证据,也是他们爱的证据。可是,四年呀,1460天,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日子呀。李米的脑袋里充斥着这些无法诉说的思念和痛楚,边开的士边喋喋不休的向乘客诉说这些没有人能明白的数字,并拿出积攒的方文的照片,问乘客是否认识。烟不离手,脸上落下了黑斑,头发零乱,周迅俨然成了一个疯婆子,看得着实让人心酸。此情此景,有多少观众在暗骂方文的薄情,我们不得而知。但给周迅的斑点一个特定时,电影院里充满了叹息和心疼。
两个民工出现了,给了二十元,李米没有零钱,只得下车换零钱,找他们一元。等不及的民工,拿走了李米积攒方文照片的杂志离开了。他们在约定好的天桥上,看到了那个戴着黑色墨镜的男人。不过这个男人朗诵了一段现代诗后,便从容的跳下了天桥,砸到了马冰奔驰而来的汽车上。后来,警察从死者身上找到一个本子,本子上有写到这样的一句话:死亡是一种飞翔。
被民工拿走的杂志不小心从天桥上掉了下来,马冰拾到了,莫名奇妙的去追这两个民工。
此时,电影无疑变成了一部悬疑侦探剧。
逃跑中的民工遇到了李米,并绑架了李米。李米在经受了一番胆战心惊后,被其中一个民工放了。条件是:帮他找小香,并告诉小香,他已经找了她很久。
李米再见到这两个民工是个警察局里面,原来这两个民工身体里携带毒品。其中一个已经死去了,而另一个还活着,他说他想见李米。李米曾答应帮他找小香,可是小香是谁?小香到底在哪儿?谁又知道呢?在警察所谓的“手段”的帮助下,李米欺骗了这个民工。而这个民工,也将这一切全盘说出。
在警察局里,李米看到了一个人,李米肯定这个人就是方文。但他叫马冰,并且身边已经多了另外一个女人。
此时,这个故事已经基本上完全的暴露在我们面前了。对的,马冰就是方文,而且他就是那两个民工的接口人,他靠毒品赚钱。
不过,方文死了,和那个诗人一样,从天桥上飞了下去,在遭到警察的追捕中。方文躺倒在李米的面前,等待了四年,这就是结果。
还好的是,这并非一个悲剧。方文是爱李米的,方文死之前给李米留了一笔钱,干净的。同时,还寄给了李米两盘DV,一盘是对李米的告白,一盘是李米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
等了四年,原来方文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可是当李米终于知道这一切的时侯,方文却永远的离开了。
这就是整个故事。
这确实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在无数个电影中都出现和展示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模式。可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故事虽然一样,但每个人都会诠释着不同的自己。周迅是一个很真的人,至少在爱情方面,我觉得她非常的真,是那种一旦投入其中,便会不顾一切的那种人。而电影中,周迅也差不多是如此。我想,周迅在电影中扮演的其实就是自己。所以她表演的很真实,也很让人感动。特别是她跟在方文后面,一直不断的诵读着方文写给自己的信的时侯,没有人不为之动容的。那一刻,爱情复活在所有人心间。哪怕,只是一刻。
另外也想提一下王宝强。他在这部电影中演一个民工,休内藏毒,出来找他的女朋友小香,其实和《天下无贼》的傻根差不多的性质。对他,不能说喜欢,也不能说讨厌,但总觉得他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
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至少,在观看的过程中,还会让你重新感受到爱情的存在,她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以致以足够燃烧一切人。
文:上海一九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