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举重比赛中,国际举联一直派有专业医生在后台监督。这次奥运会上某级别举重比赛中,那位身材魁伟披着一肩金卷发的女医生频频走到朝鲜运动员身边试他的颈脉。这名朝鲜运动员两次上台试举都没有成功,从他憋得发紫的脸色,可以看出他的力不从心。用医学术语说,可能有心跳过速迹象,所以,那位国际举联的女医生才要跑过去试他的颈脉。若他真的心跳过速,这位医生是要干预的。看着这一幕,作为个体的我,深感温暖,这应该就是竞技体育的人性化,也反映出一种以人为本的奥林匹克精神。国际举联为什么派医生在后场监督?他们就是怕个别教练和领队为了赢得金牌,让运动员做出超出身体极限有损健康的事情来。
自从刘翔退出比赛,国人惊愕之余,纷纷醒悟过来,齐齐投入到口水战的惊涛骇浪之中。网络上大致三派鼎立——理解的,怀疑的,指责的。尤其后者,竟将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抬出来压人。那年,艾哈瓦里在马拉松赛中途受伤,最终他缠着绷带、流着血回到主体育场,一瘸一拐走过终点,面对记者采访,他说:“我的国家从7000公里以外的地方把我送过来,不是为了让我开始比赛,而是为了结束比赛!”
我觉得这个例子举得特没水准。刘翔的退出的关键在于受伤的跟腱部位。跨栏这个直道项目恰恰需要的就是跟腱,难道真要刘翔一瘸一拐慢慢走过跑道,然后用双手将面前的栏杆一一推倒?一匹良驹因前蹄有伤偏要犟着走完全程障碍赛,就体现了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我想,即便是一种精神,也是病态的不健康的。跟腱部位对于跨栏选手,相当于眼睛之于射击运动员一般重要。那些盲目以墨西哥运动员艾哈瓦里为例的人,简直是体育盲,将不同的体育项目混为一谈,在基本的体育知识都缺乏的前提下,还顿时化身为“举重教练”,为了维持所谓的 “金牌脸面”,违背常识地让刘翔代表一种不健康的个体意志去奔跑。
怀疑刘翔诈伤的人最适合小说创作,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揣测刘翔自知根本赢不了状态正佳的罗伯斯,于是诈伤退赛。若依照这一拨 “小说大师”的话推理刘翔所为——还不都是给舆论压的?!不久前,媒体对于“首金”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不就硬生生把杜丽姑娘给轰晕了吗?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对任何一名运动员的所为持理解和宽容的平淡心态时,那说明我们真的成熟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更高,更快,更强,这六个字不但指追求身体的不断超越,更强调的是精神的超越。
孔子在《论语》里阐述中庸之道时,说自己总苦恼于不能遇上中庸的人,所以他老人家只好跟“狂狷”者来往。什么叫狂?狂指进取;狷,就是有所不为。我想,这同样符合竞技体育运动——体育精神所倡导的积极进取,并非一味盲目地进取,特殊的时刻,同样可以有所不为,避免流于冒进,比如刘翔。将“狂”与“狷”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中庸之道。体育精神,同样需要中庸之道,这才是符合人性的。对于体育精神的体认,一部分人则丧失了健康心理,在对于 “第一”的盲目追求中,心态不断地被扭曲以致失衡,所以,在面对刘翔因伤退出这件个例上,才显得如此骚动不安,以致遗失了人性里最起码的宽容之心——而刘翔的跟腱是有尊严的。(编辑 最爱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