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看功夫熊猫。本想从影院看来着,但购票而未得,干脆从网上下载,稍瞬即可,品着西瓜,席地而坐,一只黑眼圈胖肚子肥爪子步骤迟钝浑身笑料的家伙,很快就领着我和女儿进入了动画世界。
这是好莱坞的又一动画大制作,据称是充满中国元素的大制作,并且因为中国受地震之灾而计划让灾区孩子重绽笑容。尽管前一时期,有一专攻熊猫形象的艺术家非常强烈地抗议,要求电影部门拒绝此片的入境公映,但《功夫熊猫》的独门功夫冲破阻碍,还是于今夏登陆国内剧场,向全中国的儿童、甚至成人们,贡献了一席动画大餐。我无法判断其片是否特为灾区孩子而作,但是,片中浓郁的中国元素确实令人佩服,正如导演马克所说,“这部影片就是要贴近中国文化,并用最真实的手段来展示它,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它。其实,《功夫熊猫》是我对中国的一次致敬。”我对于马克的说法深以为然。
片子的情节很简单,很中国,很江湖,很武侠,当然,也很儿童。凭着“中国功夫”+“爆笑喜剧”+“大牌配音”(成龙、刘玉玲以及奥斯卡的获奖影帝也参与了配音),先是在戛纳电影节大出风头,然后是在北美上映时轻易夺冠票房榜,现在,又进入中国市场,已突破票房亿元大关。应当说,是当年美国版《花木兰》之后的又一次好莱坞式中国动画的豪华展示。剧情是,熊猫阿宝一心想成为功夫大侠,却不幸出身在小面馆老板的家庭,下好面条是人们对他的固有定位。面馆附近,有个浣熊师傅带领着号称“五大高手”的徒弟,进行着一场选出“龙斗士”的武林大会,因为强悍的敌人残豹即将到来,必须由龙斗士救民于水火。熊猫阿宝点着鞭炮助推器窜入高空,自天而降到比武现场,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龙斗士。德高望重的龟神仙点着头说:嗯,他就是龙斗士,这不是巧合,这世界没有巧合。因巧合而至的熊猫被公认为“没有巧合”地成为龙斗士。接下来,无一丝武功的熊猫开始了练武之路,这是中国式练武,一系列我们从成龙、李小龙、周星驰等影片中熟悉的中国招式一一登场,虎、螳螂、仙鹤、蛇、猴等五类功夫被卡通造型演绎得丰富而惊艳,筷子、轿子、高跷、鞭炮、面条、针灸、书法、功夫、灯笼、饺子……哇呀呀,简直是一场中国道具的大展览,而训练熊猫成武功高手的不仅是苦练,更有那中国式禅意的抒发:此时无招胜有招。所谓的神龙秘笈交到熊猫阿宝手里时,居然是一张白纸。也就是说,要战胜强敌,靠的不是现成的招数,而在于无招胜有招了。熊猫的肚子大是优势,熊猫善于抢食物是优势,靠着这两招千锤百炼的不起眼功夫,他居然战胜强敌,成为真正的龙斗士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西合璧的励志篇,美国人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只要你想!”中国人说,吃得苦中苦,可为人上人。熊猫吃得苦中苦,终成龙斗士。至此,我方明白:功夫熊猫里透出的自信执着、绝不放弃的精神,显然是一种世界元素。因而,观者们通常评论的所谓中国式元素,骨子里只是表现世界元素的道具了。因此,我很失望地叹息:中国动画制作者们,缺少的不只是对于中国道具的应用之功,而是对于世界元素的把握之功。因为,任何一则动画片的出世,需要的不只是画面的好看,更有内在的精神的张扬,这一点,是我们的动画制作者们所不足的。当我们居然在讨论要不要抵制《功夫熊猫》进军中国市场时,我们缺少的正是一种对于世界元素的清醒认识。——我敢说,中国动画制作们对于国货的概念认识显然是高于老外们的,但是,如果不能用一种精神的东西拧合起来,那只不够是一堆道具而已。熊猫,最老实笨拙的熊猫,居然被练成了武功大师,仅此创意,创意后面阐述的精神,就是我们的动画制作者们包括所谓的熊猫研究艺术家们所望尘而不及的。
熊猫阿宝面对强敌的讥笑时,坦然地说:我不是一只熊猫,我是这只熊猫。是的,我这只熊猫与众不同,千万不要说我仅仅是一只熊猫,我在千万只熊猫中,是最具独立气质的一个。
我想,这样的回答显然也告诫了中国的动画制作者们:不要以为这只是许多好莱坞动画片的一部,呵呵,这是一部名叫作《功夫熊猫》的动画片。没有了创意,没有了世界元素,你不可能复制克隆,独立的创意,需要你们自己去创造,而不是居心叵测地去搞什么拒绝入境。现实的回答最为直接:我的女儿在《功夫熊猫》的家庭电脑放映中,笑得那么开怀,绝对说明了,拒绝《功夫熊猫》的入境,是多么地荒唐之极。据猜测,《功夫熊猫》是可能有续集的,好莱坞从不缺乏续集大师,《功夫熊猫》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