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由非职业演员表演的《千钧。一发》被称为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国产片,导演高群书日前接受专访———
在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除《功夫熊猫》等热门好莱坞电影外,最受追捧的,竟是一部全由非职业演员献上的国产电影《千钧。一发》。
这部电影最终夺得本届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及最佳男演员奖。此结果一出,并未出现往届国产电影屡屡拿奖却又屡遭“内定”质疑的嘘声,众多媒体记者、影评人、影迷反为其没能获得金爵大奖而鸣冤叫屈。
《千钧。一发》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紧紧聚焦“民间业余排爆手”老于连拆11颗一触即发的土制恐怖炸弹的惊心全过程,风格激烈,却又纪实、逼真,有一定的人文诉求,但绝不顾影自怜、故作深沉;它有着出众且适合中国观众的商业技法,很真很火爆。它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国产片。
它的导演高群书,或许尚未声名大噪,但他此前的电视剧作品《征服》及电影处女作《东京大审判》你一定或耳闻或目睹过。事实上他已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近20年,没上过什么学院,全凭一身实战真功,从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炼造成今日中国影坛最值得期待的新锐导演之一。记者在他夺奖前夜对他进行了专访。
太多演员沉浸在挣钱这件事里
记者:你如何把一点表演经验都没有的非职业演员打磨到赶超一流专业演员的高度?
高群书:我从1994年就开始起用非职业演员了。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中国大多数演员那些虚假的装腔作势的表演。当我第一次见到男主角的原型老于时,我就知道在中国没有一个专业演员能把他演好。所以我一开始就决定用非职业演员,他可能无法达到表演的那种高度和精彩度,但起码能保证真实,不会愧对老于。
记者:你觉得为什么多数中国演员的表演都虚假到令人起鸡皮疙瘩的程度?
高群书:我觉得太多演员只顾沉浸在挣钱这件事儿里,或者被明星的光环包围,觉得自己真是大腕,他有这样的心态,你就很难再去调教了。而非职业演员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可以和你交流———全身心地交流。
说句实在话,现在演艺界普遍存在一种心态,就是互相不信任、互相利用,比如说女演员,整天都净琢磨着怎样既不能让导演睡了,又能把戏上了。
记者:琢磨的都是戏外的事儿。
高群书:对!全是!如果把戏上成了,接下来就要想怎么让自己火,然后在下部戏里怎么要高价。他们完全没有这种心态———怎么把戏演得不丢人,怎么让导演满意。他们没法如此单纯。
其实真正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既职业又单纯,但当你做不到既职业又单纯的时候,那你就宁可要这种单纯,这种单纯将会让你产生良性发酵,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成长,而不仅是演技。
跟每个演员都是斗智斗勇的过程
记者:但你不可能每部戏都用非职业演员啊,你以后如何克服请了明星就拍不好戏的障碍?
高群书:没办法,绝对是个很痛苦的过程,跟每一个演员都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你要改变他,他不让你改变,没辙。当然也能碰到非常好的演员,比如说《东京大审判》里的刘松仁和谢君豪,内地其实也有很多愿意这样做的演员,但往往有很多附加的东西影响他,他身上有很厚的壳。当然也有很厉害却一直没出来的演员。
记者:回看电影处女作《东京大审判》,你觉得最大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高群书:经验教训太多了!体会最深的,就是像我这样的导演,最好不跟所谓的明星合作,我可以跟有名的演员合作,比如黄秋生,既有实力又有个性,所谓的性格演员,就算我们打得不可开交,也是互相尊重得不可开交,而不是为了什么无聊的面子问题,或者是参加不参加首映式,你还得求着他……非常可怕。
要把电影拍出很爷们儿的感觉
记者:《东京大审判》与《千钧。一发》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片,你是否想在类型片领域做出大胆多元的尝试与突破?
高群书:对!实际上我现在是在走两条路,一条路还是拍一些作者电影,一条路就是拍商业类型片。《千钧。一发》试图把作者电影和商业电影结合一下,电影必须考虑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为什么只要有品格,就一定要跟大家疏远?
记者:据说你想把《四大名捕》拍出《老无所依》的质感?
高群书:对!确实想作一些风格上的尝试。一是人物塑造,比如说拍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他的特质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很多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现。另外叙事和影像风格更偏向于《老无所依》,很蛮荒,很孤独。
记者:你的作品大多都是很阳刚很爷们儿的质感,是不是因为你本身就挺爷们儿的缘故?
高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