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难听”之声不绝于耳 青歌赛需要自我PK

来源: 中国娱乐网  日期:2008-03-28 13:54:12

青歌赛今年刚一开锣就已显疲态,节目平淡如水,“难看难听”之声不绝于耳。虽然叫了24年的“通俗唱法”改成了“流行唱法”,虽然有文化精英余秋雨再度坐镇,但这显然没让青歌赛显得“流行”起来。 青歌赛缺了一赛成腕的选手、缺了时尚的青春气息、缺了令人振奋的流行因子、缺了综艺节目的娱乐氛围和超强人气。青歌赛要强势起来,恐怕还需要一场与自我的持久性pk。

  人气:尴尬

  快男、超女、好男、青歌赛,如果四选一,观众究竟会看什么?不用多说,选秀节目在人气上远超青歌赛数倍不止,有千万粉丝疯狂地追捧。从曝光率到选手关注度,再到大众谈论程度这几项指标来看,青歌赛明显处于下风,跟选秀节目难以形成PK之势。

  快男、超女、好男等选秀节目不过是地方台办的娱乐节目,但摊子散了歌手的人气却不散。而青歌赛是一个国家级电视台举办的歌唱比赛,其权威性、艺术水准、文化感是选秀节目难以企及的,可青歌赛却似乎难成“气候”,并未吸引到多少年轻观众的注意力。青歌赛上获奖的很多歌手,大赛后似乎就销声匿迹了。怎么一个国家级水准的歌唱大赛,还火不过相对“低档”的选秀?除了早年青歌赛冒出的优秀歌唱家和歌手,再看近几届,选手什么时候红了?

  选手:太“老”

  青年歌手大奖赛,顾名思义是青年人的比赛,可青歌赛的很多选手,外形、气质、声音上实在谈不上青春,甚至有人还散发出一股中年气息来。整台青歌赛上,20岁左右的年轻选手凤毛麟角。而选秀节目满台都是年轻水嫩新鲜的脸蛋,看着十分养眼。只有年轻,才能给流行音乐注入更鲜活的元素。如果青歌赛继续以这种样式和选材标准办下去,这种“中青年歌手大赛”怎么发展?拿什么来吸引朝气蓬勃、充满个性的年轻一代?其实中年人对青歌赛似乎也不太买账,嫌歌曲难听。许多观众对美声这样的高雅艺术欣赏不了,结果看比赛其实是冲着余秋雨点评去看电视,对比赛本身的兴趣不大。

  歌曲:难听

  至于歌曲部分,有观众强烈质疑:为什么选手就唱不出一首贴近百姓心窝子的歌呢?有人认为他们都在追求技巧和难度,所以就不通俗上口,也不好听了。很多观众对此不满:青歌赛为什么越来越不能顾及一下电视机前千万双倾听的耳朵?很多年轻人说:选秀低俗,但青歌赛难看,不能娱乐人民大众的情绪。

  另外,几种不同唱法的比赛,全部搅和到一块,没有把观众群和选手群分一个层次出来,这种拼盘式的比赛方式,本来可能想吸引各方面的观众,可是到头来哪方面也没吸引住。

  对策:自救

  对于青歌赛来说, 需要的是一场与自我的PK,才能解决问题,拉回观众。

  青歌赛不妨真正放开手脚,将选手推荐、赛制、评委、文化考题、主持人真正调整到一个更适应观众的状态上来。比方说赛制搞新鲜点,一台比赛可以弄成上、下半场两个版本:上半场严肃高雅、稳重大气,下半场时尚活泼,总之让流行音乐彻底流行,高雅音乐彻底高雅,民族音乐彻底民族。比如“高雅版”的主持人选几个撑得住台面的,“青春版”的主持人选年轻漂亮养眼风趣的。“高雅版”体现高水准、高规格,用艺术的眼光来衡量。

  承担着主流价值取向的青歌赛,必须拿出点振作之气来。虽然众口难调,但必须调动起广大年轻一代的积极性。

推荐新闻

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